發布日期:2021-10-30 浏覽:
![]() |
蔡志淩
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科:教育學
職務:
電子郵箱:czhl2006@126.com
通信地址:溫州茶山高教園區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郵編:325015
![]() |
教育及工作經曆
1993.09--1996.07,浙江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物理教育專業(學生).
2007.09--2010.06,浙江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學生).
1994.09----至今,溫州大學(教師)
專業及研究領域
專業:學科課程與教學論
研究領域:科學教學論、小學教師教育、物理教育。
一、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第二代”綜合科學課程的理論與實踐(11YJA880002),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
2.浙江省科技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RZ1110017),2011年度浙江省哲社科規劃項目.
3.小教本科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2007年浙江省教育廳課題,項目編号:20070548 .
4.僑鄉學校學生素養及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研究(RH110700101), 2011年橫項課題(20萬).
5.溫州市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技能提升研究, 2014年橫項課題(23.8萬) .
6.本科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現狀及改革研究,2008年溫州大學課題(08SJ18B)(主持)
教學項目
1. 浙江省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試點,浙江省教育廳,省級教改,2011.01-2014.01 (主持)
2.教師教育“大學-中小學”合作共同體的研究,2010年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項目(2070405007010913)(主持)
3.師範生“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ZC2010073).省新世紀教改項目,2010.01(第二)
4.中學物理教師适應新課程教學的對策研究,2002年溫州大學教改課題,項目編号:2002JY08(主持)
5.師範生“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 項目編号:ZC2010073.省新世紀教改項目,2011.01(第二).
二、代表性論文
1.“90”後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3.03.
2.高校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2011.12.
3.中學物理教師科學素養的調查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4.6
4.物理學史教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3.7
5.美國《(K-12)科學教育框架》及對我國科學課程改革的啟示[J],學術論壇,2015.6
6.我國校外科學教育的問題及發展願景[J],河北師大學報,2016.2
7.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特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析[J],教育探索,2011,6
8.我國綜合科學課程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學術論壇,2014.7.
9.新教材“閱讀材料”的歸類與教育功能探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8.
10.新課程教學評價的困境與對策[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4.12.
11.科學本質與大學物理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5.4.
12.物理教師科學素養的培養策略[J],沈陽師大學報, 2005.1.
13.本科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2,4.
14.開放式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學實驗與儀器,2007.12. (人大複印)
15.高中物理新教材閱讀材料的特點與教育功能探究[J],中學物理,2010.1(人大複印)
16.開放式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 [J],教學實驗與儀器,2007.12.(人大複印)
17.二個電磁學演示實驗的再設計[J],物理實驗,2003.1.(人大複印)
18.物理學史的教育功能[J],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3.2.(人大複印)
19.中學物理實驗的歸類與設計[J],物理通報,2003.4.(人大複印)
20.關于物理教師适應新教材的教學思考[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3.11.(人大複印) 21.物理學史在情感态度價值觀中的價值體現[J],物理通報,2004.9(人大複印)
22.新課程呼喚物理教師的“四講與四會”[J],物理通報,2006.7(人大複印)
23.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China[J],Sciences Communications .2023.10.
24.Research Progress of STEM Education Based on Visual Bibliometric Analysis[J],SAGE Open,2023.09.
25.Preservice teachers' teaching internship affec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s mediators[J]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1.
三、學術著作
1.《小學教師職前教育實踐教學研究》(專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05.
2.《課堂教學藝術》(副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03.
3.《小學教育實習與見習》(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4.
4.《物理教學中的邏輯》(副主編),科學出版社,2013,01.
5.《小學教育實踐教程》(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
6.《小學科學科技活動》(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2
四、獎勵榮譽
行政獎勵:
1.獲2024年度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院長特别獎”.
2.獲2023年度溫州大學優秀教師.
3.獲第十二屆“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
4.獲2021年度陳國同育人典範獎.
5.獲2020年度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院長特别獎”.
6.獲2020年度溫州大學優秀班主任.
7.獲2011年度溫州大學“育人成才先鋒”優秀共産黨員.
8.獲2012年度溫州大學“創新争優”優秀共産黨員.9.獲第四屆溫州師範學院中青年科研骨幹.
教科研獎勵:
1.小學教師職前教育實踐教學研究,溫州市第十四屆人文社科三等獎,2014
2.以大教育實踐觀為取向的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溫州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2.
3.溫州師範學院“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2004.
4.發明專利,方便更換保險絲的報警閘刀開關,專利号:ZL200910153086.4.
5.實用新型專利:一種便攜式體重測量儀,專利号:zl 201120132460.1.
6.實用新型專利:溫控開關,專利号:zl 201120132496.X.
7.實用新型專利:球閥 ,專利号:zl 2011 2 0313418.X.
8.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消毒棉簽自動取用裝置,專利号:zl 2012 2 0619740.X.
9.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可拆卸的菜籃子,專利号:2012 2 0619753.7.
10.實用新型專利:平面測量儀,專利号:zl 2012 2 0756634.6.
11.實用新型專利,引流裝置,專利号:zl 2012 2 0756633.1.
12.實用新型專利,定時煤氣開關,專利号:zl 2016 2 0074177.0.
13.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音樂牙刷,專利号:zl 2016 2 0073803.4.
14.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熱水壺,專利号:zl 2016 2 1081843.5.
15.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用于濾油的湯勺,專利号:zl 2016 2 1078383.0.
16.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多功能顯示計數筆,專利号:zl 2017 2 1019901.0.
17.實用新型專利,一種LED 節能照明燈,專利号:zl 2017 2 101943.0.
18.實用新型專利,帶有顯示數據功能的軌迹筆ZL201821675241.6.
五、人才工程 /學術兼職
1.第四屆溫州師範學院中青年科研骨幹
2.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理事
3.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六、指導學生獲獎
1.指導孫林傑獲浙江省第七屆師範生技能大賽一等獎.
2.指導張子蔚獲浙江省第八屆師範生技能大賽一等獎.
3.指導研究生陳洪霞、朱苗苗獲第三屆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小學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大賽三等獎2項.
4.指導陳靜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級二等獎.
5.指導朱一凡等獲省新苗人才計劃課題立項3項.
6.指導孫林傑獲第二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特等獎.
7.指導周夢露獲第二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一等獎.
8.指導戴維斯等獲第三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一等獎3項.
9.指導陳超男等獲第四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特等獎,一等獎2項.
10.指導林語心、蔚雯分别獲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特等獎.
11.指導林麗敏獲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一等獎.
12.指導謝琪琪等獲第八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
13.指導研究生韓秋菊、黃志穎、陳紅霞分别獲溫州大學研究生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
14. 指導王科逸等獲第九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師範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
15.指導蘭豔鴻參加2023年度第四屆長三角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1項。
16.指導蘭豔鴻2023年度浙江省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獲三等獎1項。
17.指導楊小蝶等獲第11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5項。同時獲全國科學教育專業教學技能大賽創新獎1項。
七、學術講座及會議
1.提升課堂“三課功”-科學教師站穩課堂的必經路,鄭州師範學院,2019.10
2.小學科學教師科學過程技能思考,麗水雲和縣教研室,2014.10.
3.小學科學教師說課技能的入門與訓練,溫州市小學科學骨幹教師培訓,2017.5.
4.教育科研課題方案的設計,瑞安塘下鎮小,2019.3.
5.長三角地區小學教育特色專業教學改革與精品課程資源建設
研讨會,2009.5.
6.首屆全球華人科學教育學術會議,2010.11.
7.全國小學教育專業建設研讨會,2012.6.
8.第二屆海峽兩岸三地科學教育學術論壇,2016.11.
9.第九屆全國科學教育學科與專業建設研讨會,2018.10.
10.第十屆全國科學教育學科與專業建設研讨會,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