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研究生教育 > 碩導介紹 > 學術型碩士導師 > 高等教育學 > 正文

學術型碩士導師

時勘

發布日期:2022-03-28 浏覽:


姓名:時勘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科:應用心理學、高教管理心理和社會心理學

職務:溫州模式發展研究院 院長

    中國院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 主任

shik@psych.ac.cn

   

地址:溫州市瓯海區茶山街道高教園區溫州大學

南校區步青區8幢101室 郵編:325035


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教育及工作經曆                                                            

 

20069月  至今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6 – 至今 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 主任

201911 至今 溫州大學溫州模式發展研究院 教授、院長、碩士生導師

20118月 201911月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62月 20188月 廣州外語外貿大學 雲山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9月 20137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2 –20094 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 副院長

20026月 –20068 中科院心理所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員

20026月 20118 荷蘭格羅廷根大學 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15月 –20026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依利諾依州立大學 高級訪問學者  

19998月 –19999月 俄羅斯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高級訪問學者

19984月 –19985月 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高級訪問學者

19974月 –19977月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高級訪問學者

19968月 –19978月 美國密執安大學心理系、ISR社會調查中心 高級訪問學者

19969 20068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員、客座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66 –20026月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工業與經濟心理研究室 主任研究員

19924月 –19965月 中院心理所 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碩士生導師

19904月 –19924月 中院心理研究 助理研究員

19871月 –19904月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 研究生畢業獲心理學理學博士學位

19848月 –19871月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 研究生畢業獲心理學碩士學位

19828月 –19848月 西南大學(原西南師範學院)外語 政治輔導員、心理學教師

197810–19828月 西南大學(原西南師範學院)外語系 學生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6512–197810月 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煉油廠、川中油礦 工人

196512–196712 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煉油廠半工半讀學校 學生

19658月 –196512月 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坪街道辦事處 在家待業

19629月 –19657月 重慶巴蜀學校(第41中學)學生

專業及研究領域                                                        

時勘博士是中國科學院培養的第一位心理學理學博士,主要從事工業與組織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研究興趣集中于勝任特征模型開發、領導行為及危機管理、組織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的心理建設以及EAP組織與員工促進計劃研究。他提出的智能模拟培訓法被亞太經合組織推薦為亞洲地區樣闆培訓模式研究成果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軍隊以及高層管理者、飛行員、航天員的選拔、培訓和績效評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時勘博士根據我國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建設健康型組織Healthy Organization思想得到了社會、政府和企事業界的廣泛關注,提出的政策建議多次獲得中央、省部級領導批示和采納。在社會心理服務公益性事業中帶領課題組多次深入企業事業單位和災區從事心理關愛工作,在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SARS、汶川地震、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專家,在大量的公益性政府、民衆、志願者、隊的咨詢服務提供指導,使心理學成果更好地為社會大衆服務

學術成果                                                              

一、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重點項目《核心勝任特征的成長評估模型研究》,(項目批準号:19FGLA002)主持(2019,11-2021,1235萬。

2)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社會心理促進機制研究》(項目批準号:13&ZD155)主持(2014,1-2018,1280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組織文化對企業并購有效性的影響機制幹預研究》(項目批準号:71272156)主持(2013,1-2016,125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的集成項目《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抗逆力模型集成方法》(項目批準号:91324004)主持(2014,1-2014,12),10萬.

5) 國家社會科學重點基金項目《中國特色的組織變革培訓模式和管理創新研究》;(項目批準号: 10AGL003):主持(2011,1-2013,1220.

6) 國家公務員局項目《我國公務員績效評估模式研究》,主持(2011,7-2012,12.10

7) 國家973重大項目《混合網絡下社會集群行為感知與規律研究》子項目《集群行為感知與管理的應用示範》,(項目編号:2010CB731406)核心成員(2010,1- 2014,12).200萬。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的培育項目《救援人員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抗逆力模型研究》(項目編号:90924007)主持(2010,1-2014,1238

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企業并購中組織文化的評估及幹預模式》(項目批準号:2009JJD630006):主持(2010,1-2012,1220.

10) 中國科學院學部重點項目《我國院士制度改革的研究》,主持(2010,1-2015.1220.

11) 重點基金 (70632003)中國本土品牌成長與創新研究,課題組參與,2007,1-2010,1280.

12) 青年基金(70601030), 領導行為複雜性的測量、影響因素及機制研究 (羅正學), 博士後, 2007,1-2007,1220.

13) 科技部863重點項目2006AA02Z426),中國人亞健康狀态綜合評估診斷與預測系統的建立,子課題負責, 2006,12–2008,12100.

14) 科技部863重點項目2006AA02Z431心身源亞健康狀态的綜合幹預方法研究,子課題負責,2006,12–2008,12.100.

15) 面上基金(70571080), 失業人員壓力-應對機制及幹預模式(張淑華),博士後,2006,1-2008,1220.

16) 面上基金(70573108), 公共危機事件中民衆的社會心理行為預警模型及管理對策,主持, 2006,1 -2008,1220.

17) 青年基金(70402014), 企業員工工作-家庭沖突管理與平衡 (王斌),博士後,2005,1-2007,1215萬。

18) 面上基金(70471060), 變革型領導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主持,2005,1-2007,1220.

19) 應急基金(70340002)非典時期我國民衆社會心理特征及預警研究,主持, 2003,5-2004, 3 10.

20) 科技部軟科學項目2004DGS3B039),組織系統領導幹部勝任特征模型及其在培訓中的應用,主持,2004,10 - 2007,1220.

21) 面上基金(70271061), 企業員工組織公民行為的結構及影響因素,主持,2003,1-2003,1220.

22) 青年基金(70101009), 高技術企業員工離職行為影響因素模型研究 (楊化冬), 課題組項目,2002,1-2004,1212.

23) 應急基金(70041037), 我國證券市場的股民心理行為研究,主持,2001,2-2001,1210.

24) 面上基金(70072031), 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的評價研究,主持,2001,1-2003,1215.

25) 重點基金(79930300),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理論基礎及管理對策,子課題主持,2000,1-2002,1260.

26) 應急基金(79841005), 國有企業結構調整中員工的心态變化及對策研究,主持,1998,3-1998,1110.

27) 面上基金(79670093), 企業員工再培訓管理模式的實證研究,主持,1997,1-1999,1212.

28) 青年基金(70201010), 工作不安全感預測模型及管理對策 (任孝鵬), 博士後,2003,1-2005,1212.

二、代表性論文2015年以來

1) 時勘周海明焦松明,董妍,郭慧丹2020)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風險信息對民衆風險認知和應對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J].管理評論2020年第3期(二審中).

2) 時勘,郭慧丹(2020),企業員工的工作幸福感的結構維度與量表開發研究[J].四川輕化工學報2020年第2期.

3) 焦松明,時勘,周海明,郭慧丹,高文斌(2020)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的民衆心理狀态及疏導方法研究[J]. 醫學與社會中國知網網絡首發論文,2020年4月8日。

4) 焦松明,時勘,周海明,郭慧丹,高文斌(2020)查明疫情導緻的民衆恐慌心理的深層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範元宵節前後疫區的麻木、焦慮情緒[J]. 2020年第6期,RESEARCH REPORT SERIES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影響分析與對策研究系列報告(No.2020-006).

5) Xin LiuXinmu HuKan Shi Xiaoqin Ma (2020) Your losses are mine: The influence of empathic concern on evaluative processing of others’ outcomes[J] 2020,3,2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6) 曲如傑,朱厚強,劉晔 時勘(2019)組織創新重視感與員工創新: 員工創新期待與創新人格的作用[J]《管理評論》,2019,31(12):159-169.

8) 石密劉春雷時勘劉建準2019非常規突發事件關聯網絡集體行為意向的整合驅動路徑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99月(42期)

9) 王林時勘駱冬嬴2019工作-家庭沖突和反刍思維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機制研究 [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9月,第21 第5期480-488.

10) 王元元, 歐曉霞時勘2019大學生性别角色對生涯适應力的影響:社會能力的中介作用 [J],《濰坊學院學報》,20198月,第 19卷第490-94.

11) 丁莉、時勘(2019)網絡時代公共衛生疾控問題的管理實踐探索[J],《醫院與醫學》,20199月,第7卷第3期:第37~40+下轉第68.

12) Yiran Zhao,Xingchao Wang,Chen Chen Kan Shi (2019)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workplace ostracism and task performance Role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task interdependence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 1750-614X DOI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AdvOT4ac4c61e;color:#000000 梁甯娜時勘周紅陽(2018)企業文化建設在構建健康型組織中的理論實踐探索[J],《現代管理科學》,2018 年9月,第 11 期,97-99

21) 周海明桑愛友, 朱永海時勘(2018)教師工作壓力管理的3A模型及其啟示 [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10月,第20卷 第5期,98-103

22) 周海明,陸欣欣,時勘.(2018).時間壓力何時增加工作專注?--工作特征的調節作用.南開管理評論,21(4),158-168.

23) 趙菲菲,陳曉晨,時勘(2018) .本群體與跨群體友誼對流動兒童社會心理适應的影響[J].社會科學前沿2018,10.

24) 石密劉春雷時勘劉建準(2018)影響網絡集體行為意向的情緒感染路徑研究——基于情緒-信息的理論視角[J],《情報雜志》,第 37 卷 第 11 期,101-103轉121

25) 劉晔, 曲如傑時勘鄧麥村(2018)基于自我期待和自我實現視角的創新工作要求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機制 [J],管理評論》第 30 卷第 7 期,162-172

26) 陳文晶楊玥萬岩時勘(2018)組織中人力資本多層級價值評估體系構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8年第35卷第5期,117-126

27) 時勘,郭慧丹,謝詠,胡平,趙轶然(2018),健康型城區建設的社會管理模式[J]《社區心理學研究》,黃希庭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第2卷:47-68.

28) 時勘,郭慧丹(2018),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在社區的探索[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4,第6.

29) 陳建,趙轶然,陳晨,時勘(2018)社會排斥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研究:社會自我效能感與社會支持的作用[J],《管理評論》, 20185月,5.

30) 劉子旻,時勘,萬金,陳晨2018,認知閉合需要研究梳理與未來走向[J],《心理科學進展 2018年第4期(總第26期), 1–10.

31) 李想,時勘,萬金,劉晔(2018),倫理型領導對基層公務員建言與沉默行為的影響機制資源保存和社會交換視角下的中介調節模型軟科學,20181,32,1總第 217 ,78-91.

32) 李想,黃煜,羅禹,李紅,時勘(2018) 好人更值得憐憫?道德評價影響疼痛共情的ERP研究 [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8年第26卷第147-51,73.

33) Liu X, Hu X, Shi K and Mai X*(2018) Empathy Modulates the Evaluation Processing of Altruistic Outcomes.Frontiers in Psychology,ORIGINAL RESEARCH,Published: 04 April 2018Volume 9 Article 407 Front. Psychol. 9:407.doi: 10.3389/fpsyg. 2018.04.07, 1-10.

34) 梁社紅,劉晔,時勘(2017基于安全心智培訓的抗逆力幹預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7年第15卷第6期,833-838.

35) Xiujun Li,Yuhui Su,Xiaoshi Liu,Wendian Shi & Kan Shi(2017) Prosocial Behavior in Envy Scenario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Volume 45 (11),1803-1814.

36) 陳建,時勘(2017. 基于整合視角的員工建言行為研究評述[J] 《管理評論》, 2017.29卷第, 215-228.

37) 薛倚明,朱厚強,邱孝一,時勘(2017)管理熵理論應用于HT信托公司員工激勵的實證分析[J]. 《管理評論》, 2017, 29(8): 147-155

38) 李梅李潔 時勘2017中國喪親個體社會支持體驗的質性研究[J]. 《心理科學》20176月,第40卷第4期,961-966

39) Kan ShiXiaoqian LiuChengjun YangZiping Yao & Dong Liu2017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erformance Quant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firms. Journal of Chine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8 Issue: 1, pp.40-52.

40) 石密,時勘,劉建準2017信息發送者與目标受衆的信息傳播意向研究基于社會存在的視角[J]情報科學》,35卷第6期 2017618-24.

41) 張祥潤 王宗水時勘趙紅2017内隐領導原型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機制——領導信任的中介效應和上下級溝通頻率的調節效應[J],《管理評論》,20175月, 29 卷第 75-86

42) 李想,時勘,黃煜(2017),疼痛共情具有偏好性”[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618日,第6版。

43) 時勘(2017.社區心理學組織行為研究的探索曆程,《社區心理學研究》,黃希庭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第3卷:47-68.

44) 周海明,陸欣欣,時勘,孔演花(2017),青年教師工作負荷對心理疏離的影響機制-有調節的中介效應[J],《中國特殊教育》,2017年第3期(總第201期),78-8358.

45) 王大偉,郝壘壘,胡藝馨,時勘(2017), 結果與過程時間折扣模型與随機動态模型之比較[J],《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 Vol.62 No.3(Serial No.272)) .

46) 時勘,楊鵬,楊存存,朱厚強,周海明,郭鵬舉,詹恺(2017),鐵路行業基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與驗證[J],《人力資源研究》,2017年第2期(總第4期),105-112.

47) 羅時,王斌,張輝,方朝陽,蔔妹,時勘(2017),水域安全技能對青少年水域高危行為的影響:有調節的中介效應[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Vol.36No.166-72.

48) 王元元,時勘(2017P-匹配對新入職員工職業适應性的影響:P-G 匹配的中介效應[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7Vol224-31

49) 邢采,杜晨朵,張昕,張源,施毅颋,劉梅,時勘(2017),老年人社交網絡對健康影響機制的研究——健康型社區建設的探索[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Volume 51:50-60.

50) 李永娜,範惠,李歡歡,陳俊峰,曹文群,時勘(2017),臨終關懷的整合模型:精神、心理與生理的關懷[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Volume 51:61-73.

51) 劉晔,曲如傑,時勘,鄧麥村(2016),領導創新期待對員工根本性創新行為的影響:創新過程投入的視角[J],南開管理評論》,2016, Volume19(6):17-26.

52) 韋慶旺,謝,陳建,陳詠媛,崔有波,武心丹,時勘(2016),社會變遷與文化認同: 從民衆心理認知看古今中西之争[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Volume 42):1-14.

53) 時勘,周海明,朱厚強,時雨(2016),健康型組織的概念、結構及其研究進展[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Volume 42):15-16.

54) 李想,趙轶然,周海明,劉子旻,時勘(2016),城市廉潔文化建設有效性評估:基于誠信領導的探索[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Volume 42):27-42.

55) 曲如傑,劉晔,Onne Janssen,時勘(2016),科技創新行為影響機制的研究進展[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Volume 42):.43-51.

56) 崔妫,時勘(2016), 醫生心理援助計劃的初步構想[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16 年 月第32卷第2期,Chin J Hosp Admin,February 2016,Vo.l 32,No.22016,332):148-150.

57) 萬金,時勘,崔有波,鄧茜組織公正、相對剝奪感與知識共享: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14),129-135.

58) 時勘,周海明,朱厚強,郭鵬舉(2016),健康型組織的評價模型構建及研究展望[J]. 《科研管理》,37S1: 630-635.

59) 時勘,周海明,朱厚強,郭鵬舉(2016),幸福企業離我們還有多遠[J],《清華管理評論》,201638Z1):80-83.

60) 時勘,趙轶然,李想(2016),重慶渝中,科學評估助推廉潔文化建設[J],《人民論壇》網,201631日,第1版。

61) 周海明,孫怡,時勘,馬丙雲(2016),工作要求對研發人員工作績效的影響與工作投入的作用[J],《現代管理科學》,2016,(8):ISSN-1007-368X

62) 陳栩丁莉張甜甜時勘2016),醫務人員健康堅韌性及其應對方式的相互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610月,2016年第32卷第10期,908-910938

63) 陳曉晨,蔣薇,時勘(2016),青少年跨群體友誼與群際态度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6322: 97-105.

64) 萬金,時勘,朱厚強,丁曉滄(2016),抗逆力對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機制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181):33-38.

65) 周海明,李想,時勘(2016),危機幹預視角下的PTSD治療方法分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181):39-43.

66) 李梅,李潔,時勘(2016),社會支持助人從哀傷中恢複[J], 11-0274 《中國社會科學》,2016-9-19

67) 李梅,李潔,時勘,曾曉穎,曹燕,鐘嶺,王彩琴,林紅(2016),喪親人群哀傷輔導的研究構思[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181):44-46.

68) 時勘,朱厚強,郭鵬舉,朱立新,陳向陽(2016),安全心智培訓的系統集成方法[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181):47-53.

69) 朱厚強,萬金,時勘,李海軍(2016),醫護人員抗逆力結構研究與測評量表編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6312):130-135.

70) 周海明、時勘(2016),工作壓力研究的三種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216日,11-0274.

71) 郝帥,江南,時勘(2016),公務員抗逆力的結構研究和測量工具開發[J],《管理評論》,已發表。

72) Qu, R., Janssen, O., & Shi, K. (2015). Leader–member exchange and follower creativity: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leader and follower expectations for creativ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5: 1-24.

73) 時勘,周海明,馬丙雲(2015),貧困大學生負性生活事件與創傷後成長的關系抗逆力的調節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10)1571-1574.

74) 劉得格,時勘,辱虐管理、犬儒主義和組織情感承諾的關系領導成員交換的調節中介作用[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9): 35-44.

75) 萬金,時勘,崔有波,鄧茜(2015),組織公正、相對剝奪感與知識共享: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

76) 時勘崔有波萬金李曉亮(2015),分配公平對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相對剝奪感的中介作用現代管理科學,2015,(10: 7-9.

77) 時勘,崔有波,萬金,王昆(2015),集體主義氛圍感知對工作投入影響組織認同的中介作用[J],《現代管理科學》,20152709):6-8.

78) 時勘,萬金,崔有波(2015),基于人-情境交互作用的工作旺盛感生成機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9月号總第335期(17):65-72

79) 曲如傑王林尚潔時勘(2015),辱虐型領導與員工創新員工自我概念的作用《管理評論》,2015278: 90-101.

80) 時勘,韓瑩,朱厚強(2015),幸福企業的評價模型及其集成方法[J],《社區心理學研究》(第一卷)/黃希庭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710-20.

81) 張剛,李想,時勘,鄭琳琳,劉子旻(2015)我國城區廉潔文化建設模式的初步探索以重慶市渝中區廉潔文化建設為例,[J],《社區心理學研究》(第一卷)/黃希庭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721-30.

82) 陳晨,時勘,陸佳芳(2015),變革型領導與創新行為:一個被調節的中介作用模型[J],《管理科學》,2015284):11-22.

83) Rujie Qu, Onne Janssen, Kan Shi2015.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follower creativ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follower rel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leader creativity expectations.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5, 26(1): 286-299.

84) 王林趙楊時勘張躍先(2015),實驗式内容分析法在微博集群行為輿情傳播中的應用情報科學, 2015337):132-137.

85) 周海明,時勘,馬丙雲(2015),職業院校大學生抗逆力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5182):16-25.

86) 時勘,崔有波,萬金,朱穎俊(2015). 組織倫理氛圍對員工沖突的影響研究——變革型領導的調節作用 [J],《現代管理科學》268 (7): 3-6.

87) 萬金,時勘,李天然,崔有波,張樂樂(2015),金融業信息化主管的抗逆力結構研究,《現代管理科學》[J]20152665: 18-20.

88) 時勘,萬金,葛怡,周海明,李想,蔣薇,崔有波(2015),勞動節到了,試着壓力管理吧:1)你的壓力屬于哪一種;2)解析壓力之源;3)減壓核心是自我調節;4)客服代表:替你歡喜替你憂;5)站在生産線上[J],《心理與健康》,2015(5):8-17.

89) 時勘,崔有波,萬金 (2015).群體性突發事件中的社會心理應對機制:對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思考[J],《經營者》20153963:334.

90) 時勘,王元元(2015),組織-員工價值觀匹配對工作分析結果評價的影響基于煤礦企業員工的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5,2:95-100.

91) 時勘林振林,楊成君,姚子平(2015組織文化預覽對企業并購績效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132):258-265.

92) 李梅,李潔,時勘(2015),持續聯接量表中文版的修訂與初步應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5232):251-255.

93) 趙楊時勘王林(2015),基于紮根理論的微博集群行為類型研究情報科學, 2015334):29-34.

94) 趙楊,王林,時勘(2015),微博網民情緒敏感度、行為意向與執行意向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131):99-105.

95) 周海明,時勘(2015青少年創傷後成長研究述評及對青少年教育矯治的啟示[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3071:89-94.

96) 楊晶,劉舶航,王斌,時勘(2015),激勵方式對員工創新能力的影響機制[J],《人類工效學》,2015211):57-60 , 65.

97) 陳文晶 張紅娜萬岩時勘2015網絡環境下顧客忠誠的形成機制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57月,第23卷 第7期127-133

98) 曲如傑王林尚潔時勘2015辱虐型領導與員工創新:員工自我概念的作用[J],《管理評論》,20157月,第27卷第8期,90-101

三、學術著作2015年以來

1) 時勘、胡平著(2019),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探索:中國夢的系列探索[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5(待出版)

2) 劉加豔、時勘、郭慧丹著(2019),工作幸福感的結構、測量及作用機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93(待出版)

3) 時勘著(2018),混合網絡下社會集群行為及規律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6月第1版。

4) 時勘著(2018),社會排斥與融合模式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5月第1版。

5) 時勘著(2018),健康型城區的管理模式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5月第1版。

6) 時勘、張騰著(2018),青年幹部的勝任特征模型開發[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1月第1版。

7) 時勘著(2018),組織文化對企業并購的影響機制研究[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1月第1版。

8) 時勘、曲如傑著(2018),科技創新的影響因素研究[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1月第1版。

9) 時勘等著,志願者服務評估與志願者服務感知的信息系統平台,載顧基發編著,大型活動群體排隊現象研究--上海世博會案例[M],科學出版社,20178月第1版。

10)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社會心理促進機制研究課題組著(時勘主編)(2017),城市廉潔文化建設研究-以重慶市渝中區為例[M],人民出版社,20175月第1版。

11) 時勘著(2017),救援人員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抗逆力模型[M],科學出版社,20172月第1版。

12) 時勘、時雨主編(2017),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的理論基礎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月第1版。

13) 李英武主編,時勘副主編(2016),職業安全與健康心理學[M],吉林大學出版社,20164月第1版。

四、獎勵榮譽                                                            

1) 時勘(2019),中國心理學會學科建設成就獎,中國心理學會,2018年10月19日,杭州.

2) 時勘(2018),中國EAP行業2018年度榮譽貢獻獎,中國心理學會,2018年11月.

3) 時勘(2017),2017年度成思危基金優秀教師獎,成思危基金,2017年7月1日.

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人民大學(2017),熱點事件發現及追蹤系統“簡稱:Event Teller 1.0”,開發完成時間:2016年11月01日,注冊時間:2017年05月18日,登記号:2017SR188400,N0.0161929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書号:軟著登字第1773684号.

5) 時勘、趙轶然、李想(2016),《重慶渝中:科學評估助推城市廉潔文化建設》,2016年3月1日在中央黨報《人民論壇》頭版予以報道.

6) 陳晨,時勘(2015),《職場排斥與員工反生産行為:工作投入與任務互依性的作用》第十屆中國管理學年會優秀論文201511合肥.

7) 張立剛、時勘等(2014),《基層主官勝任特征模型建構與應用系統》(14CJJ125-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科技進步1等獎,201412月.

8) 蔔昌森、孫廷華、時勘等(2014),《基于全面信息化的煤礦企業文化建設模式研究與示範》,山東軟科學優秀成果1等獎(RK14-11-01-34-03),2014年8月16日.

9)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4),《專報信息》(37),2014年2月8日,獲得山東省副省長鄧向陽同志的批示2014年2月9日.

10) 時勘等(2013)“紅十字組織作為國家安全維穩力量應予重視” 政策建議,載新華通訊社2013年12月24日(總第5218期),12月25日獲得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的批示.

11) 朱立新、張斌、時勘等(2013),《基于全面信息化的煤礦企業文化建設模式研究與示範》,通過山東省科技廳成果鑒定,201334.

12) 時勘等(2010),獲上海市"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工作貢獻獎"。2010年12月.

13) 時勘,《國家員工援助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技術指導中心,國家複合型人才項目職業培訓标準。201012.

14) 靳鐘鳴、時勘等(2010),《青藏高原護士的工作倦怠及管理對策》,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1010.

15) 趙晶、陸佳芳、劉晔、時勘(2010),企業組織變革管理策略及其作用機制初步探索,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全國學術年會1等獎20108.

16) 時勘(2009),《勝任特征模型理論與實踐的探索》,2008-2009第四屆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大獎成果金獎,20094.

17) 時雨、羅躍嘉、王燕飛、時勘2008,《救援人員心理健康促進系統的建構與實施》,全國行為科學聯席會議暨第十九屆學術研讨會一等獎,200810.

18)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職業生涯設計2006-2007年研究生課程特别獎。200711.

19) 李文東時勘2007“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job involvement on job specification ratings: A multilevel analysis”美國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人力資源方向最佳研究生論文.

20) 王筱璐時勘2006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investors in Chinese Stock Market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7 (2006) p. 762–780.獲得大學和澳大利亞必和必拓研究生獎.

21) 張建、時勘等2005突發事件對醫護人員、患者、民衆心理狀态的影響及對策的研究,200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2) 時勘20032003年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中國科學院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23) 時勘主編2003,《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編教材),2003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全國職業培訓和技工教育優秀教材獎.

24) 時勘等2001,《招飛心理選拔測評系統》,2001年度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5) 時勘1999,獲1999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6) 時勘等1999,《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職工心理特征及對策研究》,1999年國家人事部科研成果2等獎.

27) 時勘等1999,國防科工委九二一工程重大項目《航天員選拔心理會談的評價标準與方法》,1999年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8) 時勘等1998,《心智技能模拟培訓法及其應用》,19981月通過中國科學院成果登記.

29) Kan SHI et al. Exemplary Model Project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This Award presented to Skills Training i the Petroleum Workers College,P.R.C.A training Program wich was selected by an APEC_HURDIT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as an Exemplary Model for Training in Industrial Technology,May 13 1995.

30) 時勘等1996,國家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重點項目《中等學校職業指導課的實驗研究》,19968月國家教委課程标準鑒定.

31) 時勘等1994,《鑽頭總裝線操作工崗位培訓的心理模拟教學研究》,1993年度四川石油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4年度石油總公司(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32) 時勘、馮忠良、徐聯倉等1993,《輕工業技工培訓心理模拟教學研究》1993 年度國家輕工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33) 時勘、張侃等1993《個人職業素質評價系統》,國家勞動部部級成果鑒定1993 5.

34) 時勘著1992,《現代技術培訓心理學-心理模拟教學.原理.方法中國版協教育圖書研究會優秀教育圖書二等獎1992210.

35) 時勘等1992,《輕工業技工培訓心理模拟教學方法》,載《中國技術成果大全》, 1992, JC.15總第95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212月第1版,369.

五、人才工程 /學術兼職                                                      

時勘,湖北枝江人,兼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調查研究中心主任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時勘博士是中國心理學會認定的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最高獎“學科建設成就獎”獲得者。時勘博士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國家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職業資格鑒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學部學科評議專家組成員和京市人民政府專家咨詢團專家。時勘博士是亞洲組織與員工促進(EAP)協會主席、中國心理學會前任監事長、社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前任副理事長,現任常務理事

時勘博士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和教育部28項國家級項目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基金後期資助重點項目《核心勝任特征的成長評估模型研究》(19FGLA002,共獲得國家部委級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獎9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國家技術專利3項、正式發表學術論文450篇、其中SSCIEI文章69篇,SSCI被引用率1019次;發表CSCD核心期刊論文343篇,被引用22056次,發表術專著40餘部

時勘博士是中國科學院培養的第一位心理學理學博士,主要從事工業與組織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研究興趣集中于勝任特征模型開發、領導行為及危機管理、組織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的心理建設以及EAP組織與員工促進計劃研究。他提出的智能模拟培訓法被亞太經合組織推薦為亞洲地區樣闆培訓模式研究成果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軍隊以及高層管理者、飛行員、航天員的選拔、培訓和績效評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時勘博士根據我國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建設健康型組織Healthy Organization思想得到了社會、政府和企事業界的廣泛關注,提出的政策建議多次獲得中央、省部級領導批示和采納。在社會心理服務公益性事業中帶領課題組多次深入企業事業單位和災區從事心理關愛工作,在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SARS、汶川地震、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專家,在大量的公益性政府、民衆、志願者、隊的咨詢服務提供指導,使心理學成果更好地為社會大衆服務

時勘博士課題組一個從碩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後的高素質研究開發隊伍,其課題組成員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國的政府決策、科研教學與企事業單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時勘博士願意同國内外同行們一道,共同探索适合國情的社會治理、心理服務和人力資源開發的管理模式。

六、學術講座及會議2015年以來                                                            

1) 時勘2019),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社會心理促進機制研究[C],第二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大會主題報告,2019-10-19,中國浙江杭州。

2) 買曉琴;劉鑫;時勘2019),共情關懷對利他決策結果評價影響的神經機制[C],第二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2019-10-19,中國浙江杭州。

3) 時勘(2019),非常規突發事件背景下的企業管理者的生涯發展與适應[C],上海-MSU生涯與工作心理學聯合研究中心2019年上海論壇(2019 Shanghai Forum of Shanghai - MSU Research Consortium on career and Work Psychology), 2019621-22日,上海師範大學。

4) 時勘時雨 梁社紅 郭慧丹2018救援人員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抗逆力模型 [C]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 2018112日,中國北京

5) 時雨尹少清 崔玉桓時勘2018社區緊急救援員的培訓體系 [C]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 2018112日,中國北京

6) 李梅,時勘,李潔(2017喪親社會支持對哀傷适應的影響機制研究[C],社區心理學劉子旻2017),時勘工作場景中的認知閉合需要研究——經驗取樣新視角[C],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20171020-22日,重慶。 專題報告,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20171020-22日,重慶。

7) 時勘,楊鵬,楊存存,朱厚強,周海明,郭鵬舉,詹恺(2017)鐵路行業站段團委書記的勝任特征模型構建與驗證[C]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20171020-22日,重慶。

8) 劉子旻、時勘2017時勘工作場景中的認知閉合需要研究——經驗取樣新視角[C],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20171020-22日,重慶。

9) 周海明,時勘(2017時間壓力下心理擺脫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C].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 2017715-17日,貴州貴陽。

10) 劉子旻、時勘2017時勘工作場景中的認知閉合需要研究——經驗取樣新視角[C],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 20171020-22日,重慶。

11) 周海明,時勘(2017時間壓力下心理擺脫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C].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 2017715-17日,貴州貴陽。

12) 邱孝一,詹凱,朱厚強,時勘(2017健康型組織建設的管理熵模型評價的實證研究 -以中國鐵路總公司為例[C],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2017715-17日,貴州貴陽。

13) 時勘(20 17)潘菽先生對應用心理學發展的建樹[J],潘菽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會暨潘菽心理學思想學術研讨會,201778日,南京。

14) 時勘(2017),基于EAP的健康型組織建設[C].,中國EAP行業峰會,201777-9日,浙江杭州。

15) 時勘(2016)我國新常态下的健康型組織建設,2016年新年勞動經濟形勢分析會,大會主題報告,中國勞動學會,北京,2016,226日,北京

16) 陳晨,時勘.2015 職場排斥與員工反生産行為:工作投入與任務互依性的作用[C]. 第十屆(2015)中國管理學年會合肥, 2015.(會議優秀論文)

17) Jifa Gu, Sangying Xu, Yong Fang, Bo Wang, Qianqian Li, Kan Shi, Li Song, Rong Xie(2015),Systemic View on Service Management in Shanghai World Expo, [C]IEEE – 201IEEE 5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 Beijing, China. 978-1-4799-1891-1/15/©2015 IEEE 955-958.


 


推薦

王碩旺

何毅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