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動态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理論學習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溯初大講堂(十七).名師大講堂(5):透過教材理解小學數學中的部分概念

發布日期:2018-03-23 浏覽:

2018年3月21日下午1:30,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在南9B-301開展了名師大講堂系列活動。本次講座邀請到了浙江省永嘉縣教師發展中心小學部副部長南欲曉老師,全體15級小教數學方向學生和小教研究生參加了這次講座。南老師以“透過教材理解小學數學中的部分概念”為主題,從“數的意義”“加法的意義”和“統計與概率”三個方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述了她對部編版小學一二年級教材的解讀。

首先南老師展示了新版小學教材在“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課程的編排,通過與舊版教材的對比,向我們介紹了其編排的精妙之處。南老師強調學習數數就是讓學生認識到符号的抽象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例子和運用變式,幫助學生體會到數的抽象性,理解物體的個數與它的物質屬性并沒有關系。在基數和序數的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這兩者含義上的不同點,經曆從感受到體驗再到歸納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感。

在加法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計算方法從“按1來計算”到“按半群計算”到“按群計算”,培養了思維的形成。南老師通過書上的一道加法題為例,給我們講述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路徑。因為學生年齡較低,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圖文結合,有助于對題意的理解。南老師還強調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兩個轉化。一是從情景劇到數學問題的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全面觀察,對數據進行量化,然後篩選組合,最終解決問題。二是從數量關系到算式的轉化,教師一開始可以用擺小棒、畫圖這樣的動态方式讓學生經曆轉化的過程,從中比較相同點,理解意義,建立數量關系。

最後南老師講述了小學數學的統計和概率部分。事實上,統計和概率是一體的,但是因為知識的不完善,小學階段統計和概率獨立分開學習,統計為主,概率為輔。統計的核心是進行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又分為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推斷性統計分析。小學階段主要側重描述性,目的是使學生體會數據中蘊含的信息,感悟數據的随機性。南老師強調在教授統計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并遵循大多數原則,并且讓學生學習統計素養,這比學習統計知識技能更為重要。

在講座過程中,南老師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本科大學生難以融入一線課堂的原因:大學本科學生到一線教師的橋梁還沒有架構得很好,而且在理解教材、讀懂教材方面缺乏大量的經驗。南老師也多次提到了她對教育題材的書籍的閱讀,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同時也鼓勵在座的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多閱讀,多思考,為自己的将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訊員:高蘭蘭  圖片: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