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4-02 浏覽:
2018年3月28日下午1:30,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在南9B—301開展了以《文本解讀: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構建》名師大講堂系列活動。本次講座邀請到了溫州市籀園小學的教科室主任周璐老師。本次講座由小教工作室承辦,譚莉老師主持。參與本次活動的有15小教中文班全體學生。
如何解讀文本呢?首先要了解文本解讀。周老師圍繞文本解讀提出了三個核心問題:文本解讀是什麼?文本解讀讀什麼?文本解讀怎麼讀?以這三個問題為基點,展開了接下來的講座内容。
一、何為“文本解讀”?文本解讀的内涵和價值
周老師指出,文本解讀是教師和學生對文本的内容和意義的感知、理解和評價,形成價值取向的過程。周老師以四年級課文《巨人的花園》為例,以其在童話單元中起得對童話本質(真善美)的引導作用,說明文本解讀要考慮編者想滲透在文本的内容,要注重文本解讀與課程标準的關系。接着周老師又以《遊園不值》為例,通過對比空泛的教學目标與具體的有指向性的教學目标,說明要注重文本解讀與教學目标的關系。
二、文本解讀讀什麼?文本解讀的常式與變式
周老師認為文本解讀分為基礎性解讀和發展性解讀。
基礎性解讀受制于信息交流,閱讀教學的性質,以及課堂現狀。周璐老師告訴我們,基礎性解讀有四條路徑:讀整冊教材,依體識文;讀單元主題,依标扣本;讀文本内容,依文悟法;讀學生學情,依學定标。
發展性解讀則受制于個性化行為,思想品質和不同的視角。其中,解讀文本有閱讀目标層面、文本解構的微觀層面、教材文本的形成及使用的層面這三個視角。同樣的,發展性解讀也有四條路徑:辨析文體特征,依文品味;熟知寫作背景,提煉主題;發現語言特質,言意相融;追求文章立意,文意相通。
三、文本解讀怎麼讀?文本解讀的基本策略
怎麼讀文本?周老師強調,我們首先要走進文本,進而細讀文本,最後才能超越文本,即陌生感——親和力——創新性三個階段的層層解讀。解讀文本,要有平視的态度,通過整體感知、對比、類比等手段,充分考慮文本的形象性、側重點,考慮小學生的生活背景,考慮作者、讀者、社會三方面的意義。
整場講座過程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周璐老師對待我們也像教孩子一樣循循善誘,感受到她的課堂和演講中蘊含的對教學情趣、教學興趣的重視,讓我們對文本解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為我們今後的教學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訊員:婁思含 攝影:邵詩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