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3-27 浏覽:
各老師,同學: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重要回信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号),進一步激發我校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展示我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投資對接平台,經研究,決定開展第三屆溫州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勇立時代潮頭敢闖會創 紮根中國大地書寫人生華章
二、大賽總體安排
第三屆大賽要力争做到“有廣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努力體現有突破、有特色、有新意。擴大參賽規模,實現區域、學校、學生類型全覆蓋和國際賽道拓展;廣泛實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熱血青春力量;壯大創新創業生力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國家戰略。突出“海絲”特色,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創新創業教育合作;突出海峽特色,推動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深度交流;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培養學生敢闖敢創、敢于冒險、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創業精神。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實現更大程度的開放合作,打造國際大賽平台,努力辦一屆驚豔非凡的全球雙創盛會。
第三屆大賽将舉辦“1+5”系列活動。“1”是主體賽事,“5”是5項同期活動,具體包括:
1.“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創新創業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打造一堂全國最大的思政課。組織理工、農林、醫學、師範、法律、人文社科等各專業大學生以及企業家、投資人等,以“科技中國小分隊”“幸福中國小分隊”“健康中國小分隊”“教育中國小分隊”“法治中國小分隊”“十九大宣講小分隊”或項目團隊組團等形式,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接受思想洗禮、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将高校的智力、技術和項目資源輻射到廣大農村地區,推動當地社會經濟建設,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具體活動方案見附件)。
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系列活動。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教育先行,實現創新創業教育交流合作從“絲綢之路經濟帶”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全面布局,為民心相通、合作共赢鋪路搭橋。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共同體,成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舉辦“一帶一路”大學校長創新創業教育論壇,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創教育合作和青年交流,為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貢獻新經驗。
3.“大學生創客秀”(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在大賽總決賽期間舉辦“大學生創客秀”,在承辦校廈門大學設置項目展示區、項目路演區、投融資對接區、合作簽約區、交流分享區、創意産品體驗區等,開展投資洽談、創新創業成果展、團隊展示等活動,為各方人員提供開放參與的機會。
4.改革開放40年優秀企業家對話大學生創業者(“互聯網+”産學合作協同育人報告會)。邀請改革開放40年來湧現出的有影響的企業家、投資人、行業領軍人物、技術專家與大學生創業者對話,在總決賽期間開設報告會或主旨演講,圍繞産業發展趨勢、行業人才需求和産學合作協同育人等主題進行交流,傳播成功經驗,共享創新創業理念,助力大學生成長發展。
5.大賽優秀項目對接巡展。在2018年“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和大賽總決賽期間設立專區,開展優秀項目展示交流和投融資洽談對接活動,進一步推動大賽成果轉化應用。實施國際優秀創新創業項目落地計劃,舉辦地方政府與雙創項目對接巡展,推動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社會效益好、具有明顯投資價優質項目落戶中國。
三、參賽項目要求
參賽項目能夠将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培育新産品、新服務、新業态、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産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産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參賽項目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互聯網+”現代農業,包括農林牧漁等;
2.“互聯網+”制造業,包括智能硬件、先進制造、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軍工等;
3.“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大數據、雲計算、工具軟件、社交網絡、媒體門戶、企業服務等;
4.“互聯網+”文化創意服務,包括廣播影視、設計服務、文化藝術、旅遊休閑、藝術品交易、廣告會展、動漫娛樂、體育競技等;
5.“互聯網+”社會服務,包括電子商務、消費生活、金融、财經法務、房産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訓、醫療健康、交通、人力資源服務等;
6.“互聯網+”公益創業,以社會價值為導向的非盈利性創業。
參賽項目不隻限于“互聯網+”項目,鼓勵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參賽,根據行業背景選擇相應類型。以上各類項目可自主選擇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
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産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産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産權的,報名時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需提交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組織機構代碼複印件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财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
四、參賽對象
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大賽組别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1.創意組。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産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18年5月31日(以下時間均包含當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
2.初創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5年3月1日後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内的畢業生(2013年之後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後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3.成長組。參賽項目工商登記注冊3年以上(2015年3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5年3月1日後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内的畢業生(2013年之後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後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4.就業型創業組。參賽項目能有效提升大學生就業數量與就業質量,主要面向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新創業項目(高職高專院校也可申報其他符合條件的組别),其他高校也可申報本組。若參賽項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若參賽項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申報人須為企業法人代表,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内的畢業生(2013年之後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後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參賽團隊所報參賽創業項目,須為本團隊策劃或經營的項目,不可借用他人項目參賽。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再報名參賽。
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成員合計不得少于1/3。
高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的師生共創項目不能參加創意組,允許将擁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股權合并計算,合并計算的股權不得少于50%(其中參賽成員合計不得少于15%)。
各學院負責審核參賽對象資格。
五、“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
增設“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參加此賽道的項目須為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各學院要組織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到各自對接的縣、鄉、村和農戶,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電商興農、教育興農等多個方面開展幫扶工作,推動當地社會經濟建設,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的項目可自主選擇參加主賽道或“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比賽,但隻能選擇參加一個賽道。
參與“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的項目須為青年創新創業項目,在推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創新性、推廣性和實效性。參與對象須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可為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或畢業5年以内的畢業生(2013年之後畢業的本專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生)。須以團隊為單位報名參加活動,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團隊的成員不少于3人。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項目來源包括:
1.大賽參賽項目。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可自主報名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
2.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鼓勵與鄉村振興、扶貧脫貧相關的國家級、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參加活動。
3.其他參與項目。邀請曆屆大賽獲獎項目、符合當地需求的社會項目參加活動。
六、國際賽道
打造大賽國際平台,提升大賽全球影響力。由國際賽道專家組會同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籌)擇優遴選推薦項目。鼓勵各高校推薦國外友好合作高校的項目參賽,鼓勵各高校推薦海外校友會作為國際賽道合作渠道。
七、比賽流程
校級比賽由參賽報名、校級初賽、校級複賽、校賽決賽四個環節組成。
1.參賽團隊将紙質版(一式三份)參賽材料及彙總表信息于4月6日前交至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學生科(9A201),同時将電子版材料(申報書電子版命名:學院-項目完整名稱-負責人姓名)發送至1454046617@qq.com,逾期不予受理。
2. 校級初賽(4月11日-4月16日)
學校組織評委對參賽作品按組别進行書面評審,遴選出優秀作品進入校級複賽。
3. 校賽複賽(4月21日-4月25日)
進入複賽團隊根據校級複賽的比賽環節做相應展示準備(5分鐘陳述+3分鐘答辯)。學校組織校内外專家按組别進行現場評審,每組遴選出前10名進入校級決賽(其中,留學生組視報名情況決定)。
4. 校級決賽(5月中旬,具體時間待定)
進入決賽團隊根據校級決賽的比賽環節做相應展示答辯準備(7分鐘陳述+5分鐘答辯)。學校組織專家、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進行現場評審,決出最終一、二、三等獎獲獎團隊。
八、參賽材料要求
選手按要求填寫《第三屆溫州大學“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申報書》(附件1)并附上完整創業計劃書。計劃書要要内容主要包括産品/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财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及其他說明。
九、大賽獎勵
1.獎項設置:校賽每組設置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優勝獎10項;其中留學生賽道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根據報名情況适當調整獎項。)
2.比賽推薦:校賽獲獎作品将優先推選參加第三屆浙江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3.其他支持:成功參賽且未獲獎的同學将獲得0.5個創新創業學分;提供投融資對接、落地孵化等服務;進入複賽的團隊可優先推薦攻讀3+1創業精英班,更深入、全面地提升自身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決賽獲獎團隊可優先入駐溫州大學創業園,享有免費的辦公場地和園區扶持政策。
十、評審規則
請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cy.ncss.cn)查看具體内容。全國賽組委會将通過“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為參賽團隊提供項目展示、創業指導、投資對接等服務。各項目團隊可以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查看相關信息。
十一、校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1.校賽QQ群:691415838,請每個參賽團隊指定兩名團隊成員加入該群,便于賽事工作溝通及交流。
2.校賽組委會聯系人:
創業人才培養學院 季老師 溫老師
聯系電話:0577-86680799 0577-86593901
電子郵箱:236490038@qq.com
通訊地址:北校行政樓5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