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12-24 浏覽:
12月22日,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志願者的隊伍來到了軍分區,開展以“翰墨書香迎新春 冬至服務暖人心”為主題的新青年下鄉活動,與老人共度冬至佳節。本次活動借助贈送春聯、共品湯圓、折紙燈籠的形式,将教院學子對老人們的祝願帶進溫州軍分區。
活動伊始,志願者們提起毛筆,在紅色宣紙上寫下“民富國強萬物盛,人和家興百業昌”的祝語,将對老人新一年的祝願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紅紙黑字滿是教院學子對老人們的熱情關切,老人們的誇獎中也飽含着對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對祖國改革未來的美好期待。“心中想說千句話,萬望你梁兄早點來。”志願者們為老人們帶來的是越劇《十八相送》。不少老人跟着音樂,輕叩手指,淺淺吟唱。一曲畢,掌聲雷動,優美的唱腔萦繞在耳畔,久久不散。火紅燈籠也是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點綴。“奶奶,這個地方再剪一刀,然後往裡面彎一下……”老人在志願者的陪伴下,共同參加手工制作燈籠活動。當六個小部件拼成完整的燈籠時,不論是志願者還是老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冬至節氣中,來到軍分區。捧一碗熱熱的糯米湯圓,執筆寫下新春祝福,低吟一曲熟悉的《十八相送》,親制一盞紅紅紙燈,将冬至之傳統與紅色革命相結合,為曾經意氣風發的老人們共奏一曲歲月的贊歌,讓敬老愛老服務社會的火熱驅散冬日的嚴寒。
寒谷春生,冬至純陽;節逢清景,歲賦吉祥。學院志願者們來到樂清市蒲岐文化禮堂開展了“共迎冬至新氣象,歲月安康聚滿堂”活動,用熱情為爺爺奶奶驅除冬日的嚴寒,送去關懷和溫暖。伴随着輕松的旋律,健康操教學小課堂開始了。跟随着音樂的節拍,奶奶們充滿了活力,展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課堂上,志願者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手勢,奶奶們都目不轉睛地盯着,生怕遺漏了什麼。在志願者們耐心的教導下,奶奶們學得不亦樂乎,臉上洋溢的成就感在冬日的暖陽下格外耀眼。紅紅的宣紙代表了對來年火紅的祝願。“寫對聯也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我們要一起把它傳承下去。”老一輩人樸實的話語道出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爺爺們仔細地指導志願者們書寫,一絲不苟,與志願者們一起寫下新春祝福。一點、一撇、一捺,他們将對新年的美好祝福融入在一筆一劃之中。除了文體活動外,志願者們還為爺爺奶奶們準備了有趣的冬至知識問答。“爺爺奶奶,你們知道在民間冬至還有什麼俗稱嗎?”“冬至時節除了吃餃子、湯圓還有什麼習俗呢?”雖然天氣寒冷,但爺爺奶奶們對答題熱情絲卻毫不減。
一段健身操,驅走冬日寒冷,一幅新對聯,共迎冬至新氣象。志願時間雖短,卻如冬日一縷暖陽照進心房。志願者通過與老人的相處,不僅赢得了肯定,收獲了溫暖,更明白了作為一名教院人,應繼續發揚教院的志願者精神,堅定不移地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