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要聞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理論學習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小教名師大講堂系列】STEAM,面向未來的教育

發布日期:2018-12-24 浏覽:

12月12日下午13:30,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在南9-B303教室開展了名師大講堂系列活動。本次講座邀請到了溫州市小學科學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施昌魏老師作為主講人,參加本次講座的是17小教全體學生。本次講座由小教系主辦,小教工作室承辦,金建钰老師主持。

本次講座的主題為“面向未來的教育——STEAM

施老師一登台,就“未來已來”是個僞命題和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說的話“如果我們還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殺孩子的未來!”來讓同學們思考“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在同學們的沉思中,施老師水到渠成地将話題引向今天的主題。

首先,施老師向大家介紹了STEAM教育産生的基礎。它是基于美國國家教育協會制定的一份基礎教育“21世紀學習框架”,框架中提出了人才培養的18種要素,其中4C核心能力是關鍵:即溝通平流、合作協作、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創新能力。

接着,施老師指出:STEAM是分科的,它代表着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獨立的學科領域。其中包括跨學科學習、項目式學習、真實問題、工程實踐、結果開放、技術運用。同時,STEAM也是整合的,這是當下教育最為看重的,也是人才發展最為必要的。STEAM教育中較為重要的有跨學科學習、項目式學習和真實問題等。

關于跨學科學習,施老師認為跨學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基于需要。他用了關于蝴蝶的例子讓同學們區分單學科、多學科、跨學科、超學科。

關于項目式學習,施老師通過講述“為植物制作遮陽棚”來讓同學們對此有個初步的了解。實際上大多數當前流行的STEM/STEAM都不是真正的STEM/STEAM,也不是項目化學習。因為他們太快告訴學生結果,而沒有讓學生經曆高階學習,沒有經曆探索實踐和曆程,更不能激發學生自由的心智。而項目式學習的内涵特征則是:指向核心知識的再建構、創建真實的驅動性問題和成果、用高階學習包裹低階學習、将素養轉化為持續的學習實踐。

關于真實問題,施老師用一些例子讓同學們區分哪些是真實的項目哪些不是,進而指出真實問題的解決。真實問題是指學生的思維方式是會在人類世界中真實運用的,不僅僅是指在特定課堂中才會去使用的“虛假知識或技能”,而真實則包括:學術性項目、虛拟情節項目、真實生活項目。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STEAM教育的背景、意義、内涵特征以及實施建議等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對同學們今後的學習和教學都有很好的啟發和幫助。

                                                    通訊員:張虹霞  攝影王晨晨  上傳:小教教工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