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3-20 浏覽:
“垚垚俊峭天山,迢迢靈秀瓯江。凝心聚力傾情,推進語潤浙疆。”近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援疆教師胡雯圓滿結束了從浙到疆的“語潤”之旅,滿載而歸。在學院舉行的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上,胡雯老師将她的“西行”故事娓娓道來。此番援疆,她“授人以漁”、育苗培才,也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走進城鎮鄉村,民族團結之花處處盛開。
兩年前的一個深夜,沒有任何猶豫,胡雯老師自願踏上援疆教育的征途。在千裡之外的阿克蘇,通過師徒結對幫扶,她将教育理念、教學技能傾囊相授。主持教學研讨會,指導徒弟獲得教學一等獎和課題立項,組織策劃阿教院首屆教師朗誦大賽……“培養當地的優秀教師隊伍,為全民族的教育事業發展助力是指引我的燈塔,是使命與責任。”胡雯老師動情地說。
作為一名普通話測試員,因為語言文字方面的特長,除了頂崗教學任務,胡雯老師還承擔起了阿教院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主要工作。據悉,在援疆期間,她不僅負責起草了《普通話教程》的課程标準和教學大綱,助推國推基地走上規範化運行的軌道,還全面負責青海甘德教師語言文字提升幫扶培訓。在現場,她回憶起一位老師為了使普通話的音頻作業達到理想效果,連續錄制了整整179次的故事。“如此認真的學員們讓我意識到,能參與國家的語言文字事業,在新疆的沃土中奉獻自己的特長和能力,是多麼偉大的幸福。”
胡雯老師帶去的不僅是教學經驗、美妙語言,還有浙江與新疆同胞們心連心一家親的信念。她傾盡自己所能,為阿克蘇地區教師開展11個主題25場講座;她組建“語潤浙疆”團隊,開展送經典下基層系列活動;在創排師生朗誦節目中,她一字一字糾發音、一語一語教漢字……真情與汗水的投入之下,教育奉獻精神如暖陽雨露播撒于胡楊林杏花叢中,浙疆之間的紐帶也系得更牢更美。
為師之大德,在于心中有祖國,有人民。近年來,浙江“組團式”教育援疆持續發力,點點螢火星光,照亮的是祖國邊疆的光明未來。
相關鍊接:http://www.chinecyjj.com/jingji/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