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溫度新聞:孩子“偷東西”咋辦?樂清兩孩子被家長送派出所“自首” 專家說有更好的方法

發布日期:2023-07-16 浏覽:

“警察同志,我帶兒子來‘自首’,幫我教育教育他!”近日,樂清兩家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引起熱議,讀小學的孩子出現偷東西的行為,兩家父母采取的措施都是帶孩子去派出所“自首”。

7月4日,吳女士(化姓)帶着兒子來到樂清市公安局淡溪派出所,稱兒子有偷竊行為,請民警幫忙教育。

原來,吳女士的兒子之前偷拿過幾次家裡的錢,吳女士每次發現後都對他進行嚴厲批評,然而收效甚微。7月3日,她的兒子在同學家偷拿了20元錢,她得知後便帶着兒子向民警求助。

值班民警周士博先将吳女士的兒子單獨拉到一旁,這名小男孩告訴民警,自己拿錢是打算去買手電筒玩。

“你付出多少勞動,得多少報酬,偷東西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勞而獲的行為,是警察叔叔所不允許的。”周士博耐心教育道。

看到小男孩一直緊張地掰手指,周士博安撫道:“警察叔叔給你一個改正的機會,能不能改?答應叔叔好不好?”

在民警的教育下,小男孩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認真寫下一封檢讨書,承諾不會再犯同樣錯誤。

無獨有偶,5月16日下午,李先生(化姓)和妻子帶着7歲的兒子來到樂清市公安局北白象派出所“自首”,同樣也是請求民警教育自己的孩子。

原來,該男孩是将同學的玩具占為己有。他向民警解釋,自己對同學的玩具太過喜愛,一時沖動才……

鐘毅超蹲下身子對男孩說:“你喜歡可以讓爸爸買給你,同學的玩具也是同學爸爸買的,偷東西是違法的,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了。”在鐘毅超的耐心教育下,男孩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專家建議

更建議用家庭與學校協同共育的方式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授、溫州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周奇認為,把孩子帶到派出所這種教育方式比較少見,他們更建議家長采取家庭與學校教育相配合的方式引導孩子。

她建議,首先家長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冷靜,這兩個孩子年紀都很小,可能還沒有“偷”的概念,他們平時在家裡看到喜歡的東西也許就直接拿了,他們未必意識到“不是你喜歡的東西就能全部擁有”這個道理。案例中兩位經辦的民警都很耐心,第一時間把孩子帶到一旁蹲下身子安撫,溫柔詢問原因,這種教育方式也值得家長反思借鑒;其次,年齡小的孩子心智本就不成熟,出現問題不奇怪,家長們在日常教育中應該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做示範,耐心教育;也可以使用故事繪本、電視電影等方式舉出正反例子,讓孩子逐步理解對與錯,讓孩子明白需要什麼東西要先跟父母說,買與不買也跟孩子講清理由;最後,如果父母做了很多工作,孩子還是屢教不改,不妨跟班主任和學校的心理老師溝通,這個年紀的孩子對老師的話比較認可,家庭與學校共同配合;如果還是不行,可考慮借助第三方力量,發揮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責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實增強育人合力,共同擔負起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責任。

相關鍊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ww/202307/t20230711_428651.html?docId=428651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