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2-17 浏覽:
在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黃德鎮第二小學的一間大教室裡,15名六年級學生圍成一個圓圈,雙臂夾緊身體兩側,左手擡起,掌心朝下與肩同高,右手擡起食指朝上,頂住旁邊夥伴的左掌掌心。
吉林大學陽光“童”行青春心航支教隊成員正在生動地講述着烏鴉與烏龜的故事,每當他提到“烏鴉”或“烏龜”時,所有學生都按照要求迅速用左手抓住旁邊同學的右手食指,同時避免自己的食指被抓。
該支教隊學生負責人許斯棋介紹,這是一種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可以幫助參與的學生迅速啟動情緒,并與身邊的同學進行聯結、增進關系。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面對學業壓力、人際關系挑戰及未來規劃的不确定性,青少年群體亟須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引導。
今年6月中旬,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署開展2024年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心理健康青春行”專項活動,發動廣大高校師生深入一線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科普、科學心理健康測評、心理疏導服務、心理健康調研、宣傳12355心理熱線等一系列活動,共同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來自全國各地應用心理學、臨床醫學、機械工程、審計學等不同專業的學生深入大江南北的城市和農村,以調研發現的問題為導向,探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方”。
青少年“心”問題仍是大問題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涵蓋了一項針對全國超過3萬名青少年的調查,結果發現,參加調查的青少年中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風險。
這些青少年的心理壓力來源于哪裡?7月12日至9月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相伴成長之家實踐團”針對哈爾濱市通河縣第二中學高一、部分高二學生發起問卷調查,148份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調查群體主要的壓力來自于學業(34%)、人際交往(31.09%)、家庭關系(20%)。
青少年如何排解這些心理壓力?幾名來自不同實踐團的成員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青少年并不具備自我疏導和排解心理壓力的能力,隻能主動尋求或被動接受身邊人的幫助。
哈爾濱工業大學相伴成長之家實踐團負責人王晴雯發現,大部分青少年選擇向同學朋友求助來排解壓力,近四分之一青少年在求助後并未得到有效幫助。除此之外,僅有少部分學生會向家長或老師尋求幫助,極個别同學會選擇求助于心理咨詢師。特别是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學校,留守兒童、離異家庭兒童數量較多,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十分稀缺。
7月6日,南京審計大學心“秦”向“甯”社會實踐團隊前往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第二中學。7天裡,成員們面向校内7-15歲的青少年開展問卷調查,并對問卷中發現的典型案例進行線下半結構化訪談。
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們做錯事情時,主要照顧孩子的家庭成員處理方式更多為“嚴厲地批評我”,占比高達44.19%;采取“和我一起找出解決辦法”的家庭教育方式占比相對不高。正因如此,當孩子們感到不開心時,鮮少主動尋求家庭成員的幫助。
探尋青少年心理健康“良方”
吉林大學陽光“童”行青春心航支教隊的心理健康科普課按照高低年級分為兩個主題開展,面向一、二年級學生,推出“情緒特工隊”趣味課程,以“兒童情緒管理”為主題,通過角色扮演和互動遊戲,幫助學生認識并管理自己的情緒。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心耀青春 山海鑄夢”特教服務團将學校自主研發的VR系統,帶到西昌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家中,幫助他們感受外面世界的美好,增強他們繼續接受治療的積極性。兩校還簽訂了“醫教結合”幫扶協議,将隻有一次的特教服務變成定期幫扶支教。
電子科技大學星光之羽實踐隊聯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生、成都市高新區社會關愛援助中心社工及大學生志願者,開展了為期數天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視頻創作營”,力求通過“學校-醫院-社區-家庭”四級聯動,共同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
溫州大學“知心姐姐”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本次“心理健康青春行”中引入繪本陪伴課堂,引導孩子們理解小主角的情緒變化及應對方式,教授情緒管理工具,介紹并培養情緒管理技巧。
不少學生表示,自己學會了更多的情緒詞彙,能夠更準确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态。通過情緒管理工具的學習,學生們開始嘗試用新方式處理情緒。
在“有話好好說”心理健康科普課接近尾聲時,吉林大學陽光“童”行青春心航支教隊成員與同學們圍坐一圈,一名小女孩的感慨讓許斯棋記憶猶新。“以前我總是用難聽的話傷害身邊的人,現在我知道了好好說話的重要性,我發現我和朋友的關系也因此變得更好了。”小女孩說。這讓許斯棋備受鼓舞:“哪怕隻有一點效果,也是值得努力的。”
南京中醫藥大學“一米陽光”實踐團在近1個月的時間裡,前往甘肅、甯夏等8個地區的18處中小學及社區,為1500多名偏鄉青少年兒童提供心理健康和生理衛生知識科普服務。
近年來,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積極探索更受青少年歡迎的心理服務形式。比如,提升12355青少年服務台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覆蓋,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為青少年提供成長咨詢、心理疏導和法律援助。
相關鍊接:https://s.cyol.com/shuzibao/cmsfile/cms_json/zqzx/Newspaper/2/2024-12-16/Content/nw.D110000zgqnb_20241216_6-01.html?issho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