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理論學習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中國教育在線:溫大孤獨症兒童教育與康複研究中心青年志願者開展“星光計劃”公益項目

發布日期:2025-05-06 浏覽:

“語言進步不是賽跑,而是和孩子一起散步。走穩這一步,再走下一步。”

5月4日,溫州市殘疾人康複中心教室内,投影幕布上的這行字被重點圈出。這是溫州大學孤獨症兒童教育與康複研究中心承擔的“星光計劃”公益項目的團體輔導課堂現場。

每周日,這支青年志願者團隊都為孤獨症兒童家庭提供科學、系統的團體輔導幹預,幫助家長掌握在家庭中提升孤獨症兒童溝通交流的策略。


近半年來,60餘個家庭在她們的幫助下拾級而上,志願者筆記本裡寫滿“星光成長記錄”——“百年前青年喚醒民族覺醒,如今我們用專業喚醒‘星語’。”

“有的家長需要掌握基礎的溝通技巧,有的則要打破過度代勞的慣性。”面對差異化的家庭需求,青年志願者團隊依據家長不同的溝通方式與孩子語言發展階段,細緻分組、精準施策。在課程中,她們将團隊25個關鍵行為融入其中,向家長傳授切實有效的語言溝通策略,更借助角色扮演、情景演練等方式,将枯燥理論轉化為可感知、可操作的實踐。

為了增強家庭實踐的效果,團隊自己編寫針對性練習題,還努力開發出一系列輔助工具——從每日“打卡表”、可視化的“情景工具包”,到便于記憶和運用的“策略口訣”和親子兒歌,每一個小巧思,都是為了讓家長真正“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在減輕家長經濟負擔的同時,也給予家長心理支持。無數家庭在這樣潤物無聲的指導下調整語言策略、找到“成長坐标”,希望的花朵在孩子們的語言中悄然綻放。

為提升輔導實效,團隊每周花費大量時間運用行為分析技術,對家長拍攝的親子溝通互動練習視頻進行微格診斷。她們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隻為給家長提供最貼切的建議。


不同于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學,團隊以家長和孩子的互動為核心,依托“分組輔導+個别支持”的策略,打造更具針對性和實踐性的團體課程,讓家長在真實場景中學會引導孩子的語言發展。專業與熱忱鋪就深度的陪伴與共情,也是一種“青年之為”的具象表達。

課程之外,他們依然在線——微信群答疑、個别指導、緊急問題應對……“青年擔當不是口号,而是一種‘始終在線’的責任感,是把專業變成溫度、把知識帶進家庭的決心。”志願者小劉如是說。


在幫助孤獨症家庭的過程裡,青年與家庭溫暖奔赴、雙向成長。志願者們表示,有些家長每周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才能到達團輔現場,而在實際開展家庭幹預的過程中,家長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有的家長要獨自照顧多個孩子,抽不出整塊時間練習策略;還有的家長一邊要處理工作壓力,一邊要在短時間内學習全新的專業知識和方法。

漸漸地,那些沉默的小身影開始有了變化:會拽着大人的衣角問“這是什麼呀”,會在畫完彩虹時蹦出“我開心”。這些變化像春筍頂開凍土般珍貴。家長們也悄悄變了樣——不再像複讀機似的追問“你要做什麼”,而是蹲下來跟随孩子的想法,調整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其實最難的,是家長們即使跌跌撞撞,也從不輕言放棄。”志願者們表示,家長的堅持和勇氣也一次次照亮了自己,提醒她們為什麼要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對青春的禮贊,在五四青年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依然回響在每一位青年的心間。

相關鍊接: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505/t20250504_26669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