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08-14 浏覽:
25年前,一封封書信溫暖了留守兒童的心靈。25年後,一冊冊繪本傳遞着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愛。25年來,溫州大學7000多位“知心姐姐”接力守護在需要幫助的孩子身邊,形式不同,唯愛不變。
創新公益模式,響應中央号召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關心留守兒童,要“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在每年的暑期知心實踐中,知心姐姐積極響應号召,持續探索青年志願者服務體系,積極參加“新青年下鄉”活動,來到孩子們身邊,傳遞知識與溫暖。知心不斷在追求更好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心靈,呵護他們的成長。
今年,知心借助微信公衆平台創新公益模式,“愛心認證”、“多元繪本”,“知心姐姐”嘗試通過不同類型的繪本課堂,展示更為全面的知識和多維化視角,提供具備觀察性、思考性和感受性的認知學習内容,嘗試建立一個專屬于孩子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樂園,力求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學習,從繪本中獲取知識,開拓視野,豐富生活經驗,提升認知水平,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依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繪本内容的分享中,知心姐姐依據學生情況适當加深難度,拓寬内涵,充分調動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此外,她們還會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發展特點和心理特征挑選較為适宜的繪本故事,例如針對處于具體運算階段(7-12歲)的兒童,會盡量選擇主題和内容更為具體化而非抽象化的繪本等。
一位去年也參加知心姐姐暑期夏令營的學生子珊媽媽表示:“線上繪本的形式對于我們這種一周七天全部上班的家長來說,無疑是減輕了負擔。一開始,我還會擔心線上繪本的質量,可顯然是多慮了,繪本的質量很高,故事選擇新穎,孩子很喜歡。”主題分類、年齡細化,将呵護落實到實處,對準每一個孩子的需要。
緊跟時代發展,延續知心關愛
“當時有很多小中學生、留守兒童會來信傾訴關于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比如沒有學習興趣、成績不好,跟家人相處不融洽,父母期望值過高,孩子有話沒地方說,就寫來一封封信,洋洋灑灑幾頁紙。我們收到信後,都會第一時間回信,仔細回答他們的問題,開導和幫助孩子們解開心結”,溫大首屆知心姐姐侯雪霞這樣說道。
“以前靠寫信交流,雖不像現在用網絡這麼快捷,但一封封“知心姐姐”的回信卻是孩子們心靈的安慰劑”。
25年前,信件裡一筆一畫的洋洋灑灑,傾注着質樸的愛與關懷;
25年後,繪本平台裡的一幀一幕,滿載着竭力盡心的愛與溫暖。
談及該團隊的繪本新IP,指導老師嚴曉秋說:“知心姐姐團隊自1995年成立以來,最初的聯系方式是書信。知心姐姐通過書信的方式向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确的自我觀念和自我意識。到現如今,知心自主構建了繪本“3+1”公益模式,線下合作的學校、民營企業單位累計達80餘家,三大線下闆塊‘知心繪本課堂、繪本劇演出、特色夏令營’,一大線上闆塊‘知心繪本平台’。近年來,基本在每周三和周末知心會開展線下課程,暑期開辦集中夏令營,特殊節日還會排演繪本兒童劇。在數年的暑期知心實踐中,‘知心姐姐’積極參加“新青年下鄉”活動,來到孩子們身邊,傳遞知識與溫暖。今年,受疫情影響,“知心姐姐”開展了更多線上活動。”
随着時代的發展,“知心姐姐”的關愛方式也在逐步發生變化。形式不同,唯愛不變。
建設繪本平台,溫暖社會大家
在錄制繪本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充分結合專業知識并發揮特長,同時融入巧思,結合音樂、手工、遊戲、繪畫等元素,為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具有愛與歸屬的需要,而這一點在繪本《團圓》中則有充分的體現。為了幫助兒童了解自身對于家庭的歸屬需要以及對家人給予的愛的需求,去充分感受家的溫暖,知心團隊将其納入平台的課程。《團圓》錄制者李心迪同學分享道:“《團圓》是我錄制的第一個繪本故事。這個故事的對話是比較少的,主要以旁白為主。因此在講的時候語氣和情緒的變化很重要,需要加上一些肢體動作,要不然,小朋友可能會覺得很枯燥。同時繪本除了故事内容還有一方面就是圖片,我們得仔細地觀察每一頁圖片,針對其中的一些小細節進行适當地引導一下,向小朋友抛出一些問題。”
溫州大學知心姐姐實踐隊隊長徐夏介紹:“除了在線上開展繪本課程,實踐隊員還積極地參與到手工制作繪本當中,從編寫繪本故事到畫圖填色,一筆一畫都注入了對孩子們的關愛。無論是繪本錄制還是手工制作,每個隊員都專心緻志,精益求精,努力為小朋友呈現出最好的故事”。
在繪本故事《團圓》的分享中,知心實踐隊員緊緊圍繞着“團圓”這一主題将這些散落在故事中珍珠一顆一顆地串聯起來,為小朋友們營造了過年團圓的和諧氛圍。同時,為了讓小朋友們能更好地進入繪本情景,實踐隊員精心設計了衆多環節,如教小朋友們畫湯圓、請小朋友們分享春節期間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趣事等,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加強其表達意識,鍛煉其實踐能力,并嘗試引導孩子與其家人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在故事的最後,與當下疫情的現狀相結合,指出團圓是來之不易的,呼籲小朋友們要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溫馨時刻。
愛心鑄就長城,堅定社會責任
25年,7000多位知心姐姐遍布華夏大地,從70後到00後,她們或成為老師,或成為校長,抑或成為學者留洋海外,但是他們從未忘記自己肩上擔負的使命。從受助者到助人者,在7000多名“知心姐姐”中,有40%是曾被幫扶過的孩子,長大後她們也加入知心團隊,将知心精神代代相傳。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黨委副書記彭小媚指出,于衆多團隊中,知心姐姐團隊是率先關注到留守兒童心理的。它于2017年注冊民辦非企業,成立全國高校首家留守兒童心靈驿站。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知心團隊累計調研了2073名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撰寫并發表大量調研論文并研發了“繪本”這一新穎的心理療愈方式。社會上那些需要陪伴的留守兒童,那些需要關愛的僑鄉少年,都在知心姐姐這裡得到了幫助。
相關鍊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8184058993173587839&item_id=18184058993173587839&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595841276068&showmenu=fals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