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08-14 浏覽:
“受疫情影響,我們的暑期支教專項活動變成了線上‘雲支教’。”北師大·浙江溫州“雲支教”實踐團隊發起人朱彥霖聯合4位同樣來自北師大的溫州女孩,在這個暑假給溫州孩子帶來了“光影文學”系列線上公益課。
往年暑期,大學生實踐隊通常會走進企業、社區等參與實踐、服務社會,在社會大課堂中收獲成長。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大學生以“互聯網+社會實踐”的新方式開展活動,雲端社會大課堂成為了一道風景線。
探索模式
線上實踐受衆廣
“一堂20分鐘的電影雲課,需要準備3000字的講稿”“每堂課都要磨個五六遍,老師通過線上釘釘來指導”“雲課的錄制、剪輯都是我們自己來”朱彥霖來自北師大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雖然已經有着豐富的閱讀分享會、閱讀推廣社會服務等經曆,但對她來說,“雲支教”的備課試課、互動交流依舊是全新的體驗。
“光影文學”系列公益課面向小學五、六年級,初中七、八年級熱愛電影的小夥伴,每周分别推出一個主題的兩堂課,四周共上16節雲課。團隊成員會守着課程的線上首播,看彈幕互動,在交流群裡給小朋友分享當天的預習内容、知識點整理和拓展作業。
為了讓“光影文學”課堂的輻射更廣,除了通過“溫圖少兒閱讀”微信平台,還通過泰順縣教師發展中心向泰順縣的孩子們推廣雲課。事實證明,“雲支教”的傳播範圍的确更大,每堂課都獲得2萬以上的點擊。“我們現在準備了四個課後交流閱讀群,分享課程内容與學習拓展,2個面向市區,2個面向泰順。”
以“互聯網+社會實踐”開展活動,也是溫醫大藥學院暑期“疫”線志願者“雲尋訪”實踐團隊的實施方式。學院共組建了16支尋訪隊,通過“線上集體探讨+線下分散實踐”“屬地專項+專業服務”的方式開展“雲尋訪”,通過對紮根基層的戰"疫"人士的線上采訪,向更多師生傳播身邊的抗疫故事。
服務社會
線上距離也很近
“小朋友們,這張圖片是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細菌是怎麼跑到我們身上來的......”溫暖的聲音穿過電腦屏幕,進入小朋友的心裡。今年一年一度的溫州大學知心姐姐暑期夏令營如往常般開營,不同的是上課地點從線下搬到了線上。
“在錄制繪本的實踐活動中,我們在專業知識中,還會結合了音樂、手工、遊戲、繪畫等元素,希望為小朋友講好每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溫大知心姐姐實踐隊隊長徐夏介紹,除了線上開展繪本課程,實踐隊員還積極參與到手工制作繪本當中,從編寫繪本故事到畫圖填色,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繪本。從書信聯系到線上繪本平台,成立25年的溫大知心姐姐團隊已自主構建了繪本“3+1”公益模式,學生通過線下的知心繪本課堂、繪本劇演出、特色夏令營以及線上的知心繪本平台,開展實踐活動。
溫醫大“醫伴學堂,護翼童行”暑期社會實踐團和“雲上方舟,醫童起航”暑期社會實踐團,今年的實踐活動也以線上形式為主,學生化身小老師,與在職在崗醫護人員的子女們進行配對,通過網絡開展學業輔導、興趣培養、藝術發展等活動。
溫大知心姐姐線上繪本雲課進行中。 學校提供
結合專業
線上成果很豐富
在溫職院,“雲實踐”是在專任教師指導下通過“項目+基地+導師”的模式進行,活動開展為期一個月。該院已經有近1000名學生報名參加了“雲實踐”活動,170多名專任教師參與指導,共成立了82個團隊,涉及鞋類設計與工藝、家具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30多個專業。
鞋類設計專業教師謝婉蓉、李貞在暑期成立了鞋類款式設計為主題的“雲實踐”團隊。消息發出去沒多久,該團隊就吸引了2019級專業13名學生報名。該團隊的實踐課題均來自“溫州市秀卓童鞋研發中心”2020秋冬開發項目。實踐活動中,企業将提供項目所需的支撐材料,包括鞋楦、鞋材和參考款式,企業設計師通過釘釘直接參與指導。不少團隊成員表示,參加“雲實踐”能為下學期的造型設計課程做好準備。
陳佳豪來自酒店管理專業,他與9名該專業的小夥伴在指導老師彭苑苑的帶領下,開展了“新冠疫情下酒店管理應對策略”的研究。“通過幾天在線上與酒店管理者的溝通,了解到疫情之下酒店管理策略的轉變,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課堂上所學的書本知識。”陳佳豪說。
除了專業實踐外,溫職院還有不少學生報名了思政教師組建的鄉村振興、“紅色”基地、“奔小康”調研團等。“網紅”思政教師、浙江省微課大賽特等獎獲得者張子奇在這個暑假沒閑着,他帶領學生成立了“‘五位一體’看家鄉·凝心聚力築小康調研團”,通過指導學生開展線下走訪、線上采訪、發放問卷和數據分析等方式開展“雲調研”,提出助推家鄉發展的對策建議,引領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
相關鍊接:http://m.wzrbw.cmstop.cn/p/12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