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12-03 浏覽: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由溫州大學主辦,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和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聯合承辦的“未來教育與兒童發展”全國學術研讨會于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開展。會議直面學前教育發展的曆史、現在和未來,吸取本土經典教育理論和他國教育精華,共同探讨學前教育改革的多元路徑。
浙江省學前教育處王振斌處長為大會緻辭,他指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發展,不斷加大财政投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幼教保育質量。在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中,也會不斷向《若幹意見》中的要求靠近,着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為幼兒提供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
溫州大學錢強副校長為大會緻辭,他追溯了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辦學曆史,指出學前教育專業辦學層次全,學生規模大,辦學特色鮮明,學生質量優。同時強調,溫州大學定會踐行新時代學前教育“堅持公益普惠方向”和“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發展目标,為溫州、浙江乃至全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作出貢獻。
此次會議設有四場專家主題報告,根據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和未來,共同探讨兒童發展的最佳路徑,建構符合我國國情的幼教課程新模式。華東師範大學王振宇教授提出,遊戲與課程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問題,教師應在幼兒回歸自主遊戲的同時加強自身的觀察、分析、抉擇、生發和反思等教學實踐能力,處理好“過程-結果”、“練習-創造”和“愉悅-發展”三對關系,真正實現遊戲課程化。
華東師範大學周念麗教授從中、美、日、瑞典四國的教育現象透視其對學前兒童發展期待的價值取向,發現中國側重于回避風險,幼兒多在間接幫助下自理、獲得間接經驗;海外傾向于體驗風險,幼兒在經受風雨中自立、直接獲得經驗,呼籲回歸兒童為本的成長取向。
南京師範大學張俊副教授在報告中滲透“活教育”的理念,強調教育的起點是幼兒的生活,要搜集材料、準備環境,給幼兒真實的生活體驗,并使習得的經驗作用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同時,注重引導教師在與幼兒的交往過程中發展自主成長力。
溫州大學李娟教授從教育變革的角度出發,闡述提升園長課程領導力的重要性,并從課程領導意識、課程規劃領導力、課程資源開發領導力、課程實施領導力、課程評價領導力五個模塊,對園長的課程領導力提出了要求。
除此之外,幼教工作者們還深入到溫州大學附屬實驗幼兒園錦東園區,先聆聽陳苗副處長題為《站在曆史的海岸上眺望未來——溫州學前教育發展紀實》的報告,剖析溫州幼教發展的新路徑。接着,參會人員觀察幼兒的遊戲現場,與專家們一起分析、讨論。遊戲中如何觀察幼兒?觀察哪些方面?如何創設豐富的遊戲環境?怎樣把握幼兒學習的生長點?這些問題成為在場教師們讨論的熱點。幼教工作者們通過兩天的研讨會,拓寬視野、拓展思維、深化思考,為學前教育未來的發展提供新理論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