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0-12-18 浏覽:
家長如何與幼兒談性教育 2010-12-17
|
|
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_ue_custom_node_="true"> ◎本期坐診專家 林炎琴 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副教授,長期從事幼兒心理與教育研究 女兒今年四周歲半,平日裡乖巧可愛。近日,去幼兒園接孩子時,突然從老師處獲知驚人消息:有男生家長“告狀”,說女兒碰他兒子的“小雞雞”。當時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隻覺頭皮發麻,臉頰陣陣發燙。素來斯文的女兒怎會做出如此粗俗的動作?我不知道,這事是真如對方家長所言,還是純屬一場誤會。 作為家長又該如何與四周歲的幼兒談性教育? 筱筱媽 專家回答:孩子到三歲左右,性心理開始迅速發展。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性别認同,性角色認同等,這幾個方面是兒童早期性心理發展的必然過程,是以生理的發展過程為基礎,是由遺傳所決定。 四歲的孩子好奇心很強。對于孩子偶爾出現的行為,家長不要給予特别的關注,你的特别關注可能會加強幼兒的行為。更不要把幼兒的這些行為與道德觀聯系得過于密切。由于幼兒的性活動不同于成年人,是無意識的、不穩定的、盲目的,所以不能像對待大人一樣,以簡單說教的方式來加以制止,而應采取巧妙的方式教育幼兒改正這一不良習慣。 首先,應該豐富幼兒的生活,使之多樣化、趣味化,培養幼兒的各種愛好和技巧,使其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所感興趣的活動上,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 第二,盡量減少環境中誘發性活動的刺激。性教育要求父母以身作則,減少家庭污染。父母的一言一行均對幼兒産生一定影響,父母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同樣對幼兒有“侵蝕”作用;同樣也不能給孩子看“少兒不宜”的電視。 第三,家長要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萬一幼兒出現這種事情,不能當面斥責,也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當着其他小朋友的面批評她或者私下議論她。我們可以通過健康教育課讓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衛生常識,盡量淡化,适時引導,把握好度。小林
|
信息來源:溫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