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我院彭小明副院長為《溫州商報》點評:我市小學一年級啟動“零起點”教學

發布日期:2014-10-15 浏覽:

                           

☉商報記者 劉天瑤 周大正

“  開學快兩周了,為何孩子還在學6個單韻母?”昨日,瓯海新橋一年級新生家長董女士在朋友圈發出以上狀态,立即引發同階段家長留言。不少家長表達了同樣的擔憂,質疑學校教學進度過慢。教育部門解釋,這是各校從本學期起小學階段實行“零起點”教學的結果。教育專家提醒,“零起點”教學是讓老師從“白紙”教起,合理引導,不會影響有基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教學進度有嚴格要求

  所謂“零起點教學”,通俗地說就是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不超前學習小學的學科知識。今年2月,浙江省教育廳下發了《小學低年級語文和數學教學要求的調整意見》,文件給低段的語文和數學都明确了包括“保證拼音教學一個半月”、“生字抄寫不超過3遍”、“不要求一年級學生背誦20以内的加減法”等硬性要求。

  今年4月,溫州市教育局發出《關于調整小學低年級語文、數學教學要求和規範幼兒園教學行為的通知》,依照省裡要求,明确提出“不聽寫、不默寫漢語拼音,不給漢字注音”“不提倡口算比賽,不要求一年級學生背誦20以内的加減法,及10以内數的組成”“不要求畫平移後的圖形”“不要求書寫嚴密的解題計劃和步驟”“不随意選用規定以外的課外教輔作業”等。

本月走進校園的一年級新生便成了“零起點”教學推行以後的第一批孩子。

家長擔心孩子坐不住

  董女士在市區一事業單位工作,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兒子中班開始,就給他報了閱讀、口算等培訓班,大班畢業還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提早學,孩子以後面對競争壓力,不會措手不及。如今,他已經能獨立閱讀,100以内的口算也不在話下。”

  上班族葉女士在過去的這個暑假也很糾結。周圍的朋友都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而她兒子卻因頑皮摔傷了胳膊。“聽其他家長說,上學分班會考識字、算術,我兒子還都不會怎麼辦?”出于無奈,她便到書店,給孩子買了一堆幼小銜接的教材和軟件,回家自己教。

  然而,孩子上學兩周了,兩位媽媽卻發現,她們擔心的事都沒有發生。上了兩周課,孩子還在學“a、o、e”。 從班主任處得到的解釋是,現在實行“零起點”教學。

這讓家長又萌生新的擔憂:教學這麼慢,課上教的都是學過的内容,孩子會不會因此對學習沒興趣?

過半新生識字超兩百

  開學已數日,“零起點”教學運行情況如何呢?記者昨日走訪城南小學、景山小學等多所學校,結果發現,近半新生有學前基礎,在幼兒園或學前培訓班學過一年級的教學内容。不少一年級班主任反映,由于許多學生有學前基礎,“零起點”教學面臨考驗。

  “老師,我知道!”“老師,這個我學過!”這是新橋一小一(4)班班主任潘老師最近在課堂上聽到最多的話。多次執教一年級的她告訴記者,一年級學生“領跑”現象十分普遍。開學頭兩天,她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全班40名新生,90%有拼音、識字或算術的基礎。之後她又對全班進行學前摸底,結果顯示,全班識字400個以上的有10人,識字200個以上的20人,近半學生已經認識了一年級語文課本涉及的所有生字。

  與此同時,還是有不少“白紙”學生。昨天16點35分,當記者緻電新橋一小一(1)班班主任蔡老師時,她還在學校給孩子糾正拼音寫法。蔡老師告訴記者,由于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對課堂紀律、學習習慣培養是一個考驗。此外,蔡老師介紹,由于不少學生在幼兒園或培訓班學習的内容不系統不全面,反倒令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出現握筆姿勢不正确,發音、拼讀不準确等問題,糾正起來比“零基礎”的更困難。

  新橋一小的塗校長表示:“家長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蠱惑太深,其實家長的很多做法是讓孩子‘傷’在了起跑線上。”

新生差異大,“零起點”如何實現

  一年級剛入學的新生差異大,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解決好這個矛盾,如何真正實施“零起點”教學?

  昨日,記者走訪發現,由于本學期開啟 “零起點”教學,又碰上50年來最長的學期,執教一年級的老師們,紛紛調整教學節奏。

  城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陳樂雲介紹,為讓基礎較差的孩子盡快适應學習,本學期,她特意放慢了教學進度。原來兩個課時需完成的教學内容,延長至三課時,原來要求當堂會的内容,放松至三天;而對有基礎的學生,則适當引導他們幫助基礎差的學生,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課外書目,從而實現因材施教。

  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彭小明教授認為,“零起點”教學是讓老師從“白紙”教起,教學“就下不就上”,這是符合大多數一年級學生身心發育特點的教學方式。在實踐中,教師應對學生分層教育,借鑒作業超市的思路,給“領跑”的孩子設計選做題,從而在保障“零基礎”孩子學習的同時,實現“領跑”孩子的個性化發展。

  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則強調,一年級學生來到學校,首先要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培養起學習興趣。其次,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知識,培養能力。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