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我院折延東教授為《溫州商報》點評:今天,你家孩子做家務嗎?

發布日期:2014-10-15 浏覽:

                           

☉商報記者 群超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有一個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勞動。萌娃和爸爸們第一次幹農活兒、做家務,大到趕豬、買菜,小到刷牙、穿衣,遭遇各種呆萌和慌亂,捧腹之後細想:我們自己家的娃兒,又有多少會幹活兒的呢?

  近期,教育部發布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标準(試行)》,首次明确規定将“家務勞動”納入小學生作業,雖然還在試點推行,但也向學子和家長發出一個信号:不會幹活兒的孩子以後可能會完不成作業哦。

現狀 大多數孩子很少做家務

  “現在的學生太累了,在學校要上課、勞動,放學要上輔導班,回到家後怎麼舍得再讓他做家務。”當被問及是否會讓孩子做家務時,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家長這樣說。而這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長的心态。

  本期溫州商報新學習周刊做了一份調查,我們向120位家長發放了調查表,家長提交的60多份問卷顯示,84.13%的學生在家偶爾參加家務勞動,3.17%的從不參加,隻有12.7%的經常參加。吳女士的孩子今年10歲,而她自孩子出生以來就一直扮演着“全職媽媽”的角色。“孩子暑假每天要上培訓班,回到家不是寫作業就是練琴,幾乎比我們上班的大人還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忍心讓孩子再去做家務?我認為,孩子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把學習搞好,父母應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吳女士認為,“現在競争這麼激烈,如果不努力都上不了好學校,其他事情現在都是次要的。”

  在采訪中,也有家長表示,不讓孩子做家務其實是為了替自己省事。“雖然我們也知道孩子愛幹活是好事,但有時候孩子制造的混亂也讓大人很抓狂。”在醫院上班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每次看到女兒拿着一塊濕漉漉的布在地上拖着跑,弄得家裡到處都是水,自己就會忍不住吼她幾句,然後自己把地再拖一遍。“也可能是自己平時裡工作太忙,回到家已經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教孩子,很多時候表現出的是沒有耐心。”

  記者從我市部分中小學獲知,學校一般不會開設與做家務相關的課程或考核,但有的學校在一些課程或活動中會涉及,但有不少學校會在寒暑假布置做家務的作業。

分析 什麼阻擋了孩子“愛勞動”

  被調查的100多名中小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不願主動參加家務勞動,且對父母産生較嚴重依賴。在對待家務勞動态度上,53.7%的孩子認為應參加家務勞動,35.2%認為要适當參加,僅有10.2%的孩子認為無所謂,0.9%的認為不必參加。在實際行動上,隻有1/3的學生選擇經常參加家務勞動,而多達61.11%的學生隻是偶爾參加,5.56%的從不參加。

  從小學至中學,孩子平時在家和學校的勞動量都很少。在問卷中隻有19.8%的學生表示在家做過燒水、擇菜、泡方便面的活兒。而家長的勞動價值觀和負面評價對孩子的勞動意識也有很大影響。有超過一半的家長說過“你好好學習就行了,家裡的事用不着你管”“你不好好學習,将來就去掃馬路(去種地)”“學生就是要學習好”“去幹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這兒添亂”。

  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眼中,除了智力學習之外,培養情商更為重要,他們更傾向于帶孩子去旅遊、運動,強身健體、開拓視野。對于勞動,特别是體力勞動,則是被輕視甚至被忽略的對象。“隔代親”的老人們更是有一套“老理兒”挂在嘴邊:“做家務有啥可學的,長大了自然就會了。孩子現在軟胳膊軟腿兒的,别給累壞喽。”

觀點 讓孩子做家務也是教育

  “适當地做家務會成為調節孩子生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這可能比學習知識還要重要。”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授折延東表示, “包括做家務在内的勞動教育,對人的成長有重要作用,勞動有助于人們養成勤奮、負責的品質以及健全的人格。”

  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是對勞動教育的忽視。“忽視了對孩子的勞動教育,又怎能讓孩子形成自立能力呢?”她說,“要教會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勞動,越早越好。”同時,折教授表示,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勞動能力,别讓孩子産生畏懼心理。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可以先交給孩子一些安全系數高、風險小的簡單任務。例如:把垃圾扔進垃圾箱,幫媽媽拿拖鞋,開飯前幫忙擺碗筷,給陽台上的花草澆水等。随着孩子慢慢長大,可以逐步提高家務的難度。

>>>新聞延伸

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有些小妙招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不少爸爸媽媽想讓孩子适當做做家務,特别是周末,孩子課業不緊張的情況下。可他們又有些犯愁:孩子抱怨、不配合,該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有趣的事?

  “娘懶兒勤快。”這是家長邊媽分享的妙招,“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勤快,有時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不給機會。比如小時候學吃飯,身上經常弄得髒乎乎的,但我也懶得管他,都是一樣的道理。現在我跟他爸爸有時候‘偷懶’說不做早飯,他就會自己去做了。”

  “廚房、衛生間,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地方。那些瓶瓶罐罐、鍋碗瓢盆,特别會吸引孩子。在寶寶做家務時,大人就在旁邊指導、照看,讓孩子收鍋具、洗玩具、清潔小臉盆、收瓶瓶罐罐等。”一位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人士建議家長,如果孩子還在上幼兒園,不妨用親子遊戲的形式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此外,還有家長的妙招是:家長跟孩子一起做。“全家人分工完成,不僅是家長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也能體會到快樂和成就感。如果你的孩子幫你做了家務,最好的獎勵就是誇獎他”。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