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體視野 > 正文
教育人物
教院年鑒
學院要聞
媒體視野
學術動态
廉政微課
教院掠影
學生公告
系所新聞
班級新聞
學生風采
視頻專區
信息公開
教院榮譽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學院首頁

當代大學生網:援疆幹部人才風采——胡雯老師:奮楫前行,語潤浙疆

發布日期:2022-02-27 浏覽:

近日“浙江援疆”公衆号報道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援疆教師胡雯老師事迹,在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現将胡雯老師援疆故事轉發如下:

帶着情懷和期待,終于踏上援疆之路。

剛剛到達阿克蘇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短短幾天,當地老師們的教育熱情時刻感染着胡老師,克服困難、堅守教育的情懷時刻觸動着胡老師,期盼着與援疆的胡老師們共同學習、交流進步的心情震撼着胡老師。作為一名教師,胡老師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很快融入其中,堅守着對教育事業的初心使命,立足崗位,積極作為,潛心研究教育教學方法,給阿克蘇的學生們帶來更為創新與符合學情實際的教育理念,積極發揮自身語言特長,在新疆阿克蘇留下胡老師們奉獻才華的印記。

胡老師的學曆專業背景是數學教育和應用數學,但是胡老師在後方還是一個普通話測試員,一個教師語言技能培訓的教師,并管理着溫州大學全校師生的普通話測試工作,在語言文字工作方面具備自身特有的技能特長和工作經驗。在阿克蘇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第一次見面會,胡老師收到的課程安排表上發現,因為登記了個人技能特長信息,以及學院對普通話教學質量提升的強烈需求,胡老師被安排在初等教育系,擔任普通話課程教學工作,後來又轉任公共基礎部副主任,負責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全面工作。既來之,則安之,踏踏實實接受任務,實實在在開展工作,勤勤懇懇開拓進取,兢兢業業達成目标,是胡老師援疆工作的動力之本源。

以語推為基,樹語用之範

2021年10月初,教育部正式發文,阿克蘇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和北師大、清華大學等62所高校獲批全國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基地,也是其中唯一一所成人高校獲批承擔此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胡老師着手起草了基地的當年規劃和五年規劃,并通過教育部審批。2021年10月29日,阿克蘇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國家語言文字基地正式揭牌,基地承擔的第一個國家級培訓任務就是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培訓項目,按照文件,胡老師們阿克蘇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結對幫扶青海省甘德縣。

揭牌儀式暨開班典禮上,胡老師作為學院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專家代表做表态發言,并全面負責本次語言文字提升幫扶培訓的内容建設和專業指導。胡老師針對參加培訓教師的具體實際和教學的雙向需求,準備培訓資料,着力設計培訓方案和課程計劃。在課程設計方面,胡老師在方案中拟定了普通話能力基訓、教學能力人文素養、經典誦讀闆塊三個模塊;在教學管理方面,胡老師們以日常紀律管理、作業聽評和階段的培訓考核為抓手,保障項目良好運行。

11月1日培訓正式開始,總時長持續八周,總安排11次大課講座,以及每周每位培訓師再承擔結對小組的小課兩次。胡老師本人承擔了其中的三次大課講座,分别是第一次開課講座《語音概說》、第二次講座《聲母》、第四次講座《語流音變》。同時還承擔了全過程的作業試卷的編制設計和示範音頻的錄制。另外,作為培訓師,胡老師自己還每周為自己結對小組的五位語文老師上兩節小課。針對學員的不同語音情況在教學中分類側重,有的在語流節奏、輕重格式上着重解決問題;有的着力解決前後鼻韻的問題;有的着力解決較為濃重的甘肅口音,尤其是un、ong、iong的歸韻問題。

為更好推進大課講座的效果,胡老師為培訓任務所做的每周作業設計,相應配合,從聲韻調入手,到語流音變技巧,到段落,到文章,到命題說話,環環相扣。胡老師不僅自己努力完成大小課教學任務,還要帶動和指導阿教院培訓師團隊其他教師共同參與,做好樣闆課程和作業音頻聽評糾音的示範。而随着教學進程,胡老師自己的小班學員進步飛快,能力優于全體大班學員,胡老師又特地為小班學員增加了誦讀賞析的部分,析讀練習了經典作品《青衣》、《誰是最可愛的人》、《春》、《在歡呼的人群中》等,開拓視野的同時,也增加學員們的經典誦讀賞析和駕馭作品的能力。

培訓的八周時間裡,胡老師的學員非常認真,一位老師下鄉返程路上遇到大雪,信号斷斷續續,也堅持在半路有網絡信号的地方完成9點前上交音頻作業,還有一位老師為了音頻作業能夠達到胡老師所指出的改正目标,連續錄制了整整179次,終于改正了平時不良的發音習慣,此類情況不勝枚舉。在如此認真的學員們中間,胡老師一次次被感動着,一次次修整教學方案,力争能在有限的培訓時間裡,給老師們最有效的幫助指導。終期測試,四位老師普測成績達到二級甲等,其中兩位老師達到90分以上,接近一級乙等。數據呈現,就是努力的最好證明。

目 前該項目已經順利完成培訓結業儀式。培訓期間點點滴滴曆曆在目,作為語言文字工作者,能參與國家的語言文字事業,做一件如此有意義的事情,體現自身價值,在新疆的沃土中奉獻自己的特長和能力,這是多麼偉大的幸福。

溯語韻之源,助語潤浙疆

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浙江援疆指揮部和地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語潤浙疆”送經典下基層系列活動,也在胡老師自身密集的日 常教學任務和青海甘德教師語言文字提升幫扶培訓的間隙中,緊鑼密鼓地開展着。該系列活動以閱讀經典、朗誦經典、演奏經典、解讀經典、揮毫經典等多樣形式,讓阿克蘇地區和師市中小學的孩子們浸潤在書聲琅琅、詩韻悠悠的校園文化中,讓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國學經典誦讀之中,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胡老師從内容闆塊設計,經典展示課策劃,經典誦讀展示晚會的排演到自己的線下主題講座準備,到規劃經費預算,全面參加其中。其中阿拉爾站的活動,還聯合省援疆指揮部“點亮微心願”活動共同舉辦捐贈儀式。目前送經典下基層已經完成溫宿站、拜城站、阿拉爾站三個點的活動。拜城縣教科局副局長孫喜平說:“本次‘送國學經典下基層'活動很有意義,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推廣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巧妙結合,對于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國家語言文字的熱愛、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作用。”阿拉爾市九團教師丁亞琦感慨“這次活動讓胡老師們享受到了一場豐盛的精神大餐,文化的交流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九團學生維麗那說一定會把愛心化成動力,樹立遠大理想,完成屬于她們的中國夢。

送經典下基層的三站活動中,胡老師除了團隊的工作之外,精心排演的阿教院青年教師朗誦作品《讀中國》、《誰是最可愛的人》、《長津湖冰雕連》等都頗受好評,自己也為三站經典展示會分别表演了三個不同風格的朗誦作品《紅土絕唱》、《軍禮》(歌頌三五九旅戰鬥精神的作品)和《夢遊天姥吟留别》(李白),以及兩個線下線上相結合的講座《有聲語言的藝術技巧》和《從聲音的塑造談教師語言技能提升》,真心實意,和阿克蘇地區和阿拉爾市的中小學老師們分享自己語言文字的實踐體驗,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和傳承,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學習,努力奉獻,力争把“送國學經典下基層”打造成為“語潤浙疆”計劃的示範項目、文化潤疆的品牌工程。

同時,在浙江省援疆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胡老師積極牽線搭橋,本學期特邀兩位講座精彩,口碑極好,名聲在望的浙江名師為阿克蘇的中小學師生做遠程線上直播講座。一位是國家語言文字督導專家、浙江省督學戴紅斌,帶來專題講座《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規範》,用詳實的案例,解讀規範用語、用字,旨在創建校園内外規範的語用氛圍。一位是浙江傳媒學院的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學主任王一婷,帶來專題講座《聲随情動,情聲和諧》,生動示範以情帶聲的技能技巧,提升師生語聲塑造能力。兩個講座收看面廣,好評不斷。各縣市師生都有序組織了集中觀看學習,實時在線觀看的接入端口都達到5000+。

固語教之本,立語崗之根

作為普通話課程的專業負責人,胡老師還需主持兩周一次的“以研促教,研學共進”的教學研讨會,針對學情實際,深入教材編排,梳理教學邏輯,分析研讨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帶領普通話學科教師積極開展教學反思,提煉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教學技能。

胡老師想,紮根一線教學,充分了解阿克蘇當地的教育教學實際,以提升一線教學水平為思想根基,才能在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中,倍加珍惜和把握個人成長的難得機遇,在援疆這個“大熔爐”“大學校”“大平台”中,切實錘煉黨性、鍛煉能力、施展才幹,在崗位上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務實擔當奉獻,接好援疆工作接力棒。

立足崗位、發揮優勢,通過師徒結對“傳幫帶”的平台,實實在在從自身出發提升阿克蘇教育師資能力素養。胡老師結對的兩位傳幫帶徒弟工作也在持續開展中,每周兩次相互聽評課、開展教學思維頭腦風暴,幫助指導徒弟申報課題并獲得立項,指導徒弟校内公開展示課,指導剛剛走上講台才滿一年的新教師徒弟參加學院教學案例設計競賽并獲得一等獎,幫助想報考普通話測試員的徒弟做多次的模拟測試和正音訓練,并參加普通話考級,徒弟們也在胡老師的帶動和胡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努力成長中。

作為阿教院援疆教師團隊的工會小組負責人,胡老師積極發揮和依靠團隊力量,籌辦中秋晚會、集體生日會、節假日集體外出考察等活動,增進團結,促進交流交融,努力為團隊的凝聚力建設做着微薄的貢獻。

愛疆建疆,融疆興疆,奮楫前行,語潤浙疆,胡老師的援疆故事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返回上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