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5-01 浏覽: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古往今來,可曾見如此可愛的詩人?天子是誰?李白醉了。
醉了的李白生活在一個自由的世界,一個美的王國;什麼天子,什麼王侯貴胄,都湮沒在李白的酒裡,幻化出這樣一個任情恣性的 詩仙。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千古一醉,快哉李白!
李白有幸,生長在盛唐時代;李白不幸,不得在這個盛世經邦濟國。
秉承儒家教誨,李白是個積極的入世者;然而,他不能泯滅自己的個性俯首為奴;于是,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的夢想一次次破滅。
沒有哀歎,沒有悲吟;在浩浩唐風裡,李白将他對理想的讴歌,對未來的向往,對人生的禮贊,都融入到酒裡,飄蕩在詩中……
李白醉了,“鐘鼓馔玉何足貴,但願長醉 不願醒”。
醉了的李白盡情地揮灑着他的真性情,奔放着他那曠放不拘、樂觀自信的思想,抒發着 他對現實的憤懑。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所以,他傲然放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這世界,何時能給我們的詩人一片天馬行空的天地,一個大展雄才的空間?也許隻有在酒裡,隻有在醉中。
醉眼看人生,人生才有了詩意;朦胧看世界,世界才顯得清純;李白,隻有醉了。
醉中的李白與月對望。
月之高潔、月之冷傲、月之灑脫、月之圓融,都成了李白詠之不盡的意象。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常想,這些詩句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從李白的心裡流出來的。
孤獨的月亮閱盡了千古風流,可是她,就那麼淡淡地超然地挂在天上;人間的一切 似乎全在眼裡,又似乎 全不在眼裡;這樣的月亮 融進李白的酒杯,怎不使醉中的李白 凡心頓釋,俗念全消。
李白醉了,可世人 卻都在“醒”着。
在這個世界上,做官與處世永遠比做詩填詞重要得多。
經受千年儒風的熏染,士大夫似乎隻是把詩文當作一種風雅的象征,一種仕途生活的點綴;而李白卻把自己整個兒釋放在這樣一個美的天地,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種詩意的人生。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别了半輪峨眉山月,飄過峻撥的千裡江陵,詠歎壯美的廬山瀑布……李白,以山為筆、以水為墨、神采飛揚、逸興滿懷。
我想,隻有月才知他的情思,隻有酒才解他的豪氣,隻有詩才能诠釋他的性靈。
李白醉了;這一醉,就是千年的酩酊,這一醉,就是萬世的傳奇。
李白醉了,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