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10-27 浏覽:
10月 25日下午1點半,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小教系在南 9-B303開展了名師大講堂活動。15級數學方向全體同學和部分語文方向同學一起聆聽了李明哲老師的講座。
省教壇新秀、春蠶獎獲得者李明哲老師以《‘李論’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為題向我們傳授了他個人的教學心得和體驗。
首先他分析了當前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小學一節課的内容沒什麼好講的,課堂紀律很難管理等等。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李老師提出“舒服”的概念。接着他分别從“讓學生舒服”和“讓後面的課舒服”兩個方面來講怎麼和學生處好關系以及解決這些問題。
“讓學生舒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起”。所謂在一起,就是要讓學生有安全感、同類感和互敬感。(1)安全感,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說出來,讓他們覺得教室是安全的,可以自由表達想法的。對于那些膽子比較小的同學,李老師用“反思本”的方法即把問題寫在反思本上交給老師老師私下幫你解決,問題不論大小、好壞,來鼓勵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2)同類感,就是說他所說,想他所想,愛他所愛,通過閱讀兒童書籍、動畫,了解同學們的想法,拉進自己與同學間的距離。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問題要認真對待,正确引導。(3)互敬感,則是希望老師能給學生“真時間”。反對一味按照教案流程,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課堂變成老師和學霸的主場。要讓“口渴”的學生,喝上“持續不斷的水”。
“讓後面的課舒服”,是指通過基礎的紮實學習,讓學生在之後的學習中能更加順利。為後面的課程積累活動經驗,提升思想方法,構建知識體系。他認為書可以讀厚,但知識要學薄。
最後,李老師用一副對聯表達了他對課堂氛圍的希望:
上聯:教無欠費,學無停機師生同在服務區
下聯:問有應答,說無占線交流不需再充電
橫批:課若移動,心必聯通。
李老師的講座妙趣橫生,觸類旁通,讓在座的同學聽得入耳、入心,感受到了一線教師對課堂的深入思考和不斷革新,受到很好的啟發。
通訊:高蘭蘭 攝影: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