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學生願望,解決學生困難,增強師生情誼。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的領導和老師們滿懷熱情和關愛,從溫州輾轉去到杭州、金華、泰順、文成等多個地方,走訪了二十多位學生家庭,了解學院學子的家庭生活和假期學習等情況,增進了同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以期幫助學生們更好成長。
洞悉學子情況,密切師生交流
家庭情況及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有着極大的影響,良好的家校關系更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通過家訪,老師們與學生及其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密切了家校關系,加強了教育效果。
潘玉進副院長、陳旭微老師與受訪家庭合影
反饋學子信息,展望未來圖景
進入大學以後,大部分學生隻有在寒暑假的時候回家與父母團聚,因此父母對于學生的在校情況十分關心關切。通過家訪我們将學生的在校情況向家長進行反饋,讓父母充分了解學生在校表現,從而也更加放心,同時鼓勵學生學會更好地規劃大學生涯,增進對學習和未來的信心。
彭小明副院長、陳旭微老師和金曉丹老師與受訪家庭合影
胡瑜副院長、朱偉老師與受訪家庭合影
解決學子困惑,共促進步成長
解決學子困惑有利于學生撥開雲霧,明确方向,照着最佳目标努力。而家訪正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解決學子困惑的一個重要時機,通過用心家訪,促使師生共同進步成長。
上圖楊麗君副書記、劉海霞老師和呂小君老師與受訪家庭合影
上圖為楊麗君副書記、呂小君老師與受訪家庭合影
慰問學子日常,給予寶貴建議
無論是在校還是在家,學子的日常生活都牽動着老師和家長。通過家訪慰問學子的日常生活,給予學子合适的建議,使學子在未來旅途上能有更清晰的目标,更飽滿的熱情。
朱偉老師和受訪家庭合影
家訪“筆記”
學院黨總支楊麗君書記、學生科嚴曉秋老師與龔泉老師一行三人走訪了學前系學生林祺量家庭。
在家訪過程中,老師們了解了學生在暑期第一個月的在家情況,并與其交流了愛好、特長、職業生涯規劃、目标、學習的困惑等。學生表達了自己要認真學習通過各項考試,并通過教師資格考試的願望。而老師們也希望學生不僅要做一個有外在美的年輕人,更要做一個有内在美的師範生,培養自己的“博、愛、雅、藝”師範氣質。
胡瑜副院長、楊婧老師、龔泉老師一行人來到學前本專業學生金瑩瑩處家訪。在反饋了學子在校信息之後,老師與父母、學生交談了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生活體驗和心得。
本次家訪中,大家還就職業生涯規劃和現實就業前景等未來圖景進行了展望。真心期盼學子能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楊立淮書記攜朱偉老師走訪了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賴琳麗家庭。朱偉老師作為班主任,老師與家長進行了雙向溝通,不僅介紹了學校和學院的情況,也了解了家長對學生的期望。
此外,老師們和賴琳麗同學就個人前途進行設想和探讨并解決一系列學生困惑,并對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麗老師家訪了教育技術專業學生楊珏家庭。老師向楊珏同學的父母說明了其在校情況,了解了楊珏同學的家中日常生活。
另外,老師還結合身邊的實例分析探讨了如何更有效率地學習的問題,在學習生活上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深情感言
謝謝班主任對我的關心和期待。不知道班主任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我從他的一些話中聽出了一個道理。有的人甘于平庸,就像有句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安逸,但也有一些人喜歡激情,比如我。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就爬不起來。
——15教技 楊珏
感謝老師抽空下訪民情,深入學生家長圈子之中,讓我們這些學校的學生感受到了來自學院的親切和照顧。在大學這個人數衆多的校園裡,何其幸運被老師選擇家訪,給我和我的家長一個同學院領導、老師的交流機會。
——15學前本 金瑩瑩
首先,感謝老師們百忙之中來家訪。(=゚ω゚)ノ老師們都很和藹,我們聊的也不拘束。其中老師們談的一點,我感觸頗深——如何将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教學中應當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愛心,并将這份心傳遞下去。細想過去的一年大學生活中,我曾走過迷茫,也走過憧憬。面對挫折,正視自己,懷揣夢想,不忘初心,明白一苦一樂才是大學生活。
——15小教4班 賴琳麗
一個暑假,我和學院領導一起,對6位學生進行了家訪,其中5個是我自己班的,另外一人大一第一學期也是我班的。地點包括泰順、瑞安、武義、杭州、三門等5個縣市,可以說在浙江大地上轉了一個圈。因此有同事開玩笑地稱我為“超級走訪王”。
在家訪中,多數學生及其家庭驚奇于大學居然還有家訪,說從小到大也沒有老師來家訪的。但不管怎樣,大學還是不同于中小學的。必須承認,在大學裡,老師(哪怕是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不多,跟學生家長的溝通就更少了。我通過這個暑假的家訪,發現這種溝通與交流的價值非同一般。我深入地了解了這些學生的家庭,了解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期待,了解了孩子們的心理與夢想。
說句心裡話,如果可能的話,其實我是願意利用幾個假期的時間,對班裡每個孩子的家庭進行挨個的走訪的。
——朱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