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3-06 浏覽:
2017年3月4日,學院工會聯合校博聯會教育分會組織學院近五年入職的“新教育人”開展了“溫州一日文化之旅”活動。陽春三月,萬物萌動,一早淅淅瀝瀝的細雨為這次活動增添了詩韻,待俏皮的雨絲将這個世界粉刷一新,太陽公公的笑臉如約而至。
迎着朝陽,一路歡聲笑語,一行二十餘人到達了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新教育人”們一一參觀了館内11個縣市區的分展廳、3個專題館、百工一條街等,教師們時而靜觀,時而深思,時而問疑,時而驚歎,不僅享受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還增強了對溫州曆史和文化的認同感。
享受視覺盛宴之後,導遊帶領“新教育人”們走進著名溫州小吃街——天一角,讓大家從味覺上品嘗舌尖上的溫州。溫州魚丸、燈盞糕、燕皮馄饨、平陽炒粉幹、永嘉麥餅……一份份特色小吃,無不在訴說着溫州人的料理智慧。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下了輪渡,“新教育人”們來到瓯江蓬萊——江心嶼。千百年來文人留有歎詠江心嶼著名詩章近八百篇。嶼中名勝古迹衆多,如宋文信國公祠、浩然樓、謝公亭、澄鮮閣及博物館、革命烈士紀念館、工人療養院均系省市級文保建築。現建有兒童樂園、遊樂場、情人島、盆景園、拓展園、戛納名人攝影公館、共青湖等。“新教育人”們在此處探春、迎春、惜春、吟春,既緬懷了曆史,又放松了心情。
“江色雖令遊人醉,詩情戲韻紛沓來”——那一抹《春》色,那一潭《綠》,那一片《荷塘月色》,那一簾《海棠紅》,那一位文人戰士,那一份氣節情操……他的散文,總能貯滿盈盈詩意——沒錯,這是溫州“朱自清舊居”——生旦淨末醜、唱念做打功,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戲如人生,演繹真情,一出方唱罷、座中淚闌珊……繁華溫州、南戲故裡,千秋雅韻、源遠流長——是的,這是溫州“南戲博物館”。
走了這麼久,應該累了吧,那就——捧一杯奶茶,或品一個九山冰激淩,牽一個娃緩緩走、邀三五好友聊聊天,或是一個人發發呆……在這裡,可以讓時光變得很慢很慢,像是走在台灣九份的老巷,又像徘徊在雲南麗江的古街。朔門老街,沉澱的溫州記憶,今天也沉澱了“新教育人”們一天的美好時光。
熱愛學校,讓我們從熱愛這片土地開始!(教院工會、校博聯會教院分會供稿,胡鑄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