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11-16 浏覽:
我們的第一站是長嶼硐天。長嶼硐天,位于浙江台州灣南隅溫嶺市東北,坐落舉世聞名的“石闆之鄉”新河鎮長嶼村境内,是規模最大的人工開鑿石硐。一九九八年四月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是南北朝以來人工開采石闆後形成的石文化景觀,曆經1500餘年,“雖由人作,宛若天成”。千百年來,長嶼人一釺一錘的鑿擊,取出了上億立方的石材,留下了出了28個硐群,1314個硐體。在這裡,我們目睹了堪稱舉世一絕的中華石文化的精髓,從這些硐群形成中領悟到了先民千百年來掘山不止,征服自然的頑強意志和無畏氣概。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大陸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照射地——石塘曙光公園。永志紀念的千年曙光碑巍然矗立于曙光園中心,兩支相對的碑柱高高聳立,如同兩扇豎起的門闆,象征着新世紀的大門已打開。豎起的門柱又如揚起的風帆,象征石塘人民迎旭日;兩帆之間漁網相連,象征石塘人民戰海伏浪奪豐收,勤勞緻富繪宏圖的雄心。連接兩支石柱的九條不鏽鋼條,交叉成魚網狀,象征那魚網在陽光下,“永久”地發出光芒;後山石屋,屋咬着山,山抱着屋,石屋、石路、石牆随地升降,鱗次栉比,錯落有緻,色彩協調,形态千姿百态,帶着一股陽剛和粗犷之氣,構成獨特的石雕群;與天文結下不解之緣的石塘天文館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科普教育基地,是集參觀遊覽、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國内惟一一家向遊客開放的綜合性天文館,也是全國首個縣市級天文館;船模展館現有船模系列、曆代漁民服飾系列、海上捕魚情景再現系列和海生物标本四大系列。船模系列展出了老船模匠精心制作的曾流傳于五省一市近百年間的近100種船模,這些船模按一定比例照原樣縮微制作,款式、構造、色澤、圖案都合其所處時代,工藝細緻,形象逼真。在曙光園的腳下,還有一處曾經不為人知的秘密工程——004工程。在這裡,解說員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這一工程的概況和當年的那段曆史。走進工程内部,我們看到了保留完整的各種我國當年最先進的導航系統和其它軍事設施。如今,這裡已經對外開放,并設置成了愛國主義和革命曆史教育的展覽館,有中國工農紅軍史展示廳、從黨一大到十七大展示廳、解放一江山島展示廳、台州風雲展示廳等。
第三站,我們來到了臨海湧泉鎮。走進臨海,素有“江南桔鄉”之美譽---“無核蜜橘之鄉”。其中,臨海市湧泉鎮蜜桔以“天下一奇,吃桔帶皮” 而聞名中外。大家來到滿園都是蜜桔的種植基地,大家拿起剪刀,提着提籃,邊采摘邊吃着甜甜的蜜桔,歡快的笑聲在田間回響,燦爛的笑容洋溢在大家的臉龐。摘桔子、吃桔子,大家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