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曉青
實習生 王樂希
大一新生将拜訪3位曾經教育過自己的老師,尋訪3位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學姐學長,走訪3個用人單位學校,這就是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新生“333”就業啟航行動。
日前,“333”就業啟航行動彙報會舉行,溫州大學教師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2013年級的400多名新生一同聆聽了上屆6名學生代表講述活動經曆。
“大學生的就業引導需要從大一開始。我們的學生畢業後将來絕大部分要當老師,讓他們了解做老師需要怎麼樣的素質特别重要,這樣才能規劃好自己的大學學習生涯。”采訪中,溫大教育教師學院副書記嵇小怡如此表示。據了解,“333”就業啟航行動已實施一年,意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規劃意識,促進學生較早較合理地制定職業規劃。
拜訪名師:
尋找逐夢的方向
“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當下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目标,将來就将收獲怎樣的人生。‘333活動’讓我尋找到了逐夢的方向。”2012級小教中文專業學生虞靜捷如此表述拜訪名師後的感受。
虞靜捷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從市區到縣城走訪了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老師,并走進老師授課現場。
她說:“拜訪籀園小學科學老師陳耀的‘家庭實驗室’,讓我知道教育必須開拓創新。而從溫州市名班主任朱金峰老師那裡,我體會到,做好教育需要一顆事業心。如朱金峰老師說的:‘教師,教書育人,宣化承流,辛苦卻又幸福。我們應該把教師當做一份事業來追求,而不僅僅是一份謀生的職業。’從這些老師身上,我還看到他們共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勤快努力,勤快努力才能成長得更快。”
尋訪前輩:
規劃當前大學的生活
2012級小教專業學生葉蕯蕯在采訪中很有感悟,“采訪資深學姐受益匪淺,讓我知道該如何有效安排大學時期的學習和生活。”
葉蕯蕯采訪的三位學姐都是在校期間表現出色的學生,其中包括今年剛畢業的,且在校獲獎無數的鄭潔。
在談到和學姐聊學業的收獲,葉蕯蕯歸納為五點:一、在校期間考級考證要一次過。多次考試會讓自己越來越松散,耗費了時間又阻礙了進度。所以,每次考試必須認真對待;二、參加學校比賽,不是越多越好,要考慮近期時間安排,如果時間允許,自己也想體驗一下,那就要好好準備,不打沒有準備的戰,但也不要抱着一定要獲獎的心态去對待比賽,其實比賽過程中經驗的積累才是最重要的;三、大學活動較多,時間緊張,有人會抱怨時間不夠,但不管怎樣,學業不能落下,依舊要擠出時間學習,而且要掌握學習效率;四、一定要多去圖書館,多看各類書籍,特别是兒童心理學的書籍;五、專業知識要學好,教師的基本素養也要加強,至少課堂上要認真聽講。
走訪單位:
了解學校需要怎樣的老師
走訪用人單位學校後,大學生們總結出學校最看重的是作為一名老師要具備基礎技能、創新和科研精神、熱愛教育事業,并提出了不少建議。
虞靜捷說:“對于一個老師來說,粉筆字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他人對你的印象。在闆書設計上輔之以簡潔、漂亮的簡筆畫,可以讓孩子們眼前一亮,更好地梳理、記憶課堂的内容。平時學習時,我們也要注重美術、音樂等方面的學習,有些學校特别是農村學校需要我們兼任副科老師。”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虞靜捷将“333”行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走進僑界留守兒童,完成了近2萬字的活動文案。
從上戍中心小學到鹿城區廣場路小學,走訪不同學校卻得出相同感受,葉蕯蕯說:“其實不論是發展中的小學還是名牌老校,學校需要的共同點就是老師要具有創新能力和調研能力。”小教專業學生劉佳娣則表示:“學校更在乎的是你是否熱愛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