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6-08 浏覽:
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題新鮮出爐,溫都全媒體邀請杭溫兩地名師團評寫高考作文,現在是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梁一粟的點評。
梁一粟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教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
有較強思辨能力的考生定會注意到題幹中的這句話“随着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這句陳述其實是漏洞百出且值得被質疑的。我認為這裡的“答案”才是這段材料中最需要被重點探讨和深挖的,而非最後的“那麼,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
回顧當下人類對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應用現狀可以發現,事實并非如題幹材料所述。因為面對種種問題,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給出的隻是看似正确的答案,很可能并非真正的答案;并且,因為這些科技手段,我們有時想獲得真正答案反而變得越來越難,而不是越來越容易。比如我們需要在搜索引擎中甄别參雜在千百種僞答案裡的真答案,或者時常無法跳脫出大數據對我們的強勢誤導。
因此,這個題幹材料本身的觀點就存在不小的問題,或者說,它的表述不嚴謹,有妄下定論之嫌。若考生能敏銳地抓住“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這一漏洞,把這個題目理解成“随着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看似很快就得到了答案,但是你認為這些所謂的答案,是真正的答案嗎?”從而展開有理有據的辯駁、論證,那麼文章的思維深度可以再上一層樓。
除此之外,“答案”的概念亦有談論的餘地:答案是唯一的嗎,還是多元的?所以,材料最後一句“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根本不是我們當前需要去在乎的,問題是多是少都無關痛癢。我們真正需要去在意、關注的是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解答能力——即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給出真正的、全面的答案。
綜上所述,我認為對題幹中材料本身的觀點提出質疑是較佳的切入角度,關注“答案”而非“問題”,或許能創作出更有思維深度和現實厚度的文章。
相關鍊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7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