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1-21 浏覽: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課标理念,切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11月15日至20日,由溫州大學李季老師主持的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題《部編本小學語文“讀寫一體”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培訓在溫州大學學院路校區舉辦。培訓會邀請主講專家有溫州市大學城附屬學校副校長、語文高級教師項靈捷老師、瓯海區實驗小學集團學校副校長、名工作室主持人、高級教師章秀平老師,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春雷老師,溫州大學副教授梅培軍老師。
從讀到寫轉化:讀什麼—怎麼讀—如何寫
15日上午,李季老師闡釋了“讀寫一體”的内涵及關系,梳理了教材中讀與寫的結合點的具體表現。提出閱讀與寫作是形成映射關系的,閱讀應轉化為寫作的先行組織者。李教授指出,在讀寫結合教學中,閱讀就是要從“讀什麼”的陳述性知識導向“怎麼讀”的形成性知識,從“寫什麼”走向“如何寫”,創造讀寫發生遷移的條件。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建構與運用
15日下午,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梅培軍教授帶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建構與運用》的主題講座。他強調了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寫的能力,寫作是閱讀的目的,也是語文能力的最高呈現,并強調讀寫結合是母語學習的基本特點,教語文,就是教好學生終身發展的言語技能。梅教授提出,所謂讀寫結合,既是原則又是方法,在閱讀教學中,老師要自覺地把讀和寫聯系起來,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
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
16日上午,溫州大學張春雷教授主講《小學古詩文教學“讀寫結合”的策略與路徑》。張教授引經據典,穿越曆史,與在場老師共同追溯古老中國的漢字形體演變,共品經典詩詞文化。同時,他還詳細講解了湮沒在曆史長河中的古詞古義,衆說紛纭的疑難字詞,難以辨别的多音字等,并結合古文字形體探讨本義,利用漢語的部首和詞族,梳理詞語發展脈絡。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讀寫結合
16日下午,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項靈捷副校長帶來《讀寫融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習作教學的必然導向》的主題講座。項校長強調了“用課文讀寫”的教學意義,提示老師們應關注“新課标”對習作的關鍵要求,并以具體案例打開“用課文教讀寫”的教學思路。項校長從課文寫法的模仿與遷移、課文内容的提取與重組、課文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課文特點的批注與梳理等具體語文實踐出發,展現了讀寫聯動、學以緻用的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
17日上午,瓯海區實驗小學集團學校副校長、溫州市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章秀平,主講《整本書閱讀中的“讀”與“寫”》專題講座。她首先解讀了課标中關于“讀與寫”的要求,并詳細闡述了課程标準中寫作内容的設置,梳理出實用性寫作、思辨性寫作、創意性寫作、學習性寫作五方面的習作體系。接着,章校長解讀了每個學段整本書閱讀的内容與目标,并以《西遊記》《愛的教育》《小學生魯迅讀本》三本書為例,理清整本書閱讀目标,創設有效的閱讀學習任務,展開具體的閱讀教學實踐。這時學員深深地感受到,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為在場老師打開了整本書閱讀的“讀法”與“寫法”教學新思路。
讀寫結合的基本模式與教學路徑
17日下午,李季老師作了《讀寫結合的基本模式與教學路徑》主題講座,李教授從“美國史密斯四級閱讀理論”出發,将閱讀行為轉化為寫作行為,梳理出積累性寫作、模仿性寫作、學習性寫作、探究性寫作、評論性寫作五種寫作類别。随後,李教授結合部編本小學語文課例,解析、建構“讀寫結合”的教學路徑。講座中,李教授帶領學員們沉浸于有滋有味的讀寫課例中,學員們充分參與到理論辨析、模式建構、課例研讨中。
為期三天的教學培訓圓滿結束。通過此次培訓,老師們不僅深入了解了“讀寫一體”“讀寫結合”的内涵與模式,還掌握了多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相信在未來的教學中,參訓教師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